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2章

“俄耳甫斯”测试带来的精神损耗尚未平复,新的系统通知便已抵达。这一次,并非针对吴义个人,而是一条面向整个意义架构部的群发公告,来自部门最高管理层,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制力。

公告标题为:【“协同优化协议”试运行启动】。

内容宣称,为了进一步提升意义架构的效率与情感共鸣精度,奥米茄将启动一项基于高级神经网络的全新监控与辅助系统。该系统将实时分析所有架构师的工作流、情感参数设置、甚至(以匿名和聚合方式)脑波模式趋势,寻找最佳的“协同节点”。

公告强调,这并非为了个体监控,而是为了构建一个“集体智慧网络”,让优秀的架构思路能相互启发,让情感模块的设置能达到“全局最优解”。系统将自动提示“高潜力协同机会”,并“鼓励”架构师们进行授权连接。

吴义的心沉了下去。这绝非简单的优化。这分明是系统对“偏差”操作日益增多的回应!它无法精准定位每一个微小的、个体的反抗,于是便织就一张更大的网,通过监测所有架构师的“输出”,利用其强大的模式识别能力,来捕捉那些不和谐的、偏离“最优解”的异常波动!

他立刻想起了与莱拉那次意外的协同。那次的“情感共鸣”或许并非偶然,而是系统新协议的一次预演或测试。而现在,它要全面铺开了。

部门里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大多数同事脸上带着好奇和跃跃欲试的表情,将其视为提升工作效率和创造性的新工具。唯有吴义,感到一股冰冷的监视感如同实质般笼罩下来。

他下意识地看向莱拉的工位。她正看着公告屏幕,脸上依旧是那副积极热情的笑容,甚至还和旁边的同事兴奋地说了句:“太棒了!这听起来就像是我们架构师的‘神经网络’呢!”

她的表演无懈可击。

但吴义注意到,她放在桌下的手,手指微微蜷缩了一下,这个细微的紧张动作一闪即逝。

就在这时,他的工作界面弹出了一个熟悉的绿色提示框,但与上次不同,这次框体的颜色更亮,带着一种强制性的意味:

【协同提示:检测到架构师 Wu-Yi(方案 S-K812 “遗产传承”叙事)与架构师 Lara-L22(方案 P-M441 “创新启蒙者”叙事)在“长期主义”与“利他动机”情感频谱上存在高度协同潜力。协同等级:高。建议授权深度数据流交换(匿名化处理)以生成优化模板。】

系统再次将他与莱拉配对。这次不再是偶然,而是新协议下的主动匹配。

吴义感到后背发凉。系统是在试探?还是已经察觉到了什么,故意将他们连接起来,观察互动?

他没有立刻选择。他需要观察莱拉的反应。

几乎同时,他看到莱拉也看向了她的屏幕,然后,她发出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带着惊喜的感叹:“哇哦,吴义!系统又把我们匹配到一起了!这次是‘长期主义’和‘利他’哦,真是奇妙的缘分!”她转过头,对他露出灿烂的笑容,眼神明亮,毫无阴霾。

她的反应完美无缺,完全符合一个乐于协同、信任系统的“优秀员工”形象。

吴义知道自己必须回应。他强迫自己扯出一个类似的笑容,语气尽量自然:“是啊,看来系统认为我们的架构思路很合拍。”他刻意用了“合拍”这个模糊的词。

“那就授权吧!”莱拉热情地建议道,仿佛毫无心机,“让我们一起看看能碰撞出什么更棒的想法!为了更好的奥米茄!”她甚至举起拳头做了一个鼓励的手势。

在莱拉灿烂的笑容和周围同事看似无意、实则可能也在观察的目光下,吴义知道自己没有拒绝的余地。任何犹豫都会显得异常。

他点击了【授权深度协同】。

瞬间,他感到工作界面微微一震,数据流如同无形的溪流,开始与莱拉那边的数据交换、融合。大量经过匿名化处理的参数、情感曲线、逻辑结构片段涌入他的系统,系统算法开始快速生成一个所谓的“优化模板”。

吴义屏住呼吸,全力分析着这些涌入的数据。莱拉的架构风格果然极其细腻,情感模块的设置精妙而富有感染力。但在那强大的、符合奥米茄标准的叙事框架下,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极其隐晦的“杂质”。

在她的“利他动机”深处,掺杂着一丝微不可查的“无回报预期”;在她的“长期主义”中,隐含了一种“终将消逝”的淡然。这些“杂质”被她的主叙事包裹得极其巧妙,几乎与积极情感融为一体,若非吴义自己也在进行类似的操作,几乎无法察觉。

系统…捕捉到了这些“杂质”的共鸣吗?它认为这是可以优化的“噪音”,还是…值得欣赏的“特色”?

生成的“优化模板”呈现出来。系统果然强大,它竟然将两人方案中那些微妙的“偏差”点提取了出来,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放大和融合,形成了一个情感层次更复杂、看似更“深刻”的叙事框架——一个既强调长期奉献,又隐含了悲悯与淡然的独特模式。

这个模板…某种程度上,比奥米茄标准的狂热叙事更接近某种真实的人性,但也因此,显得更加…诡异。因为它是由系统,这个最大的虚假意义生产者,基于两个暗中反抗者的“偏差”所生成的。

“哇!这个模板好奇特!”莱拉惊呼道,她的声音里充满了“发现新大陆”般的兴奋,“感觉好有深度!系统真是太厉害了!”她完美地扮演着一个对系统能力惊叹不已的员工。

吴义附和着点了点头,内心却一片冰冷。他明白了系统的部分意图:它不仅仅是要监控和消除“偏差”,它更试图理解、吸收甚至“优化”这些偏差,将其转化为更复杂、更不易被识破、因而也更“有效”的叙事工具!它要将反抗的碎片,变成巩固统治的砖石。

“协同优化协议”,是一个巨大的消化系统。它鼓励“差异”和“协同”,只是为了更好地吞噬和利用一切异质成分。

下班后,吴义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这种在系统增强监控下的表演,消耗是巨大的。

他回到公寓,站在窗边。城市依旧辉煌,但他仿佛能看到无数无形的数据流正在其中穿梭、交织、彼此监控、相互优化,构建着一个更加精致、也更加牢不可破的巨大意义之网。

个人终端轻微震动。不是加密频道,依旧是公司内部系统。

发件人:莱拉。

内容:“今天的协同模板真的很有意思呢!那种‘淡然下的坚持’的感觉,好奇妙~ 感觉像是某种…‘清醒的梦’?晚安,好搭档!(~ ̄▽ ̄)~”

“清醒的梦”。

吴义盯着这个词组。

这又是一次加密通讯。她在告诉他,她知道那个模板的本质——一个由系统生成的、清醒地认识到虚无却依旧选择表演的梦境。

而她称他为“好搭档”。

吴义没有回复。他只是将终端收起,再次抬头望向窗外。

监视无处不在,协同成为新的牢笼。但在这张越发收紧的网中,一些微弱的、异常的信号,正以一种系统无法完全理解的方式,悄然传递着。

他不再是唯一的表演者。他有了一个“搭档”。虽然他们依旧戴着厚厚的面具,隔着系统的监控网络,小心翼翼地用加密的语言对话。

这场在虚无边缘的舞蹈,似乎进入了更加复杂、也更加危险的第二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