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屈辱可以成为前进的动力
说到屈辱,最广为人知、最被人称道的,恐怕就是韩信受胯下之辱的事迹了。
韩信年轻时,家穷,整日游手好闲,什么都不愿干,他身强力壮,却靠讨饭过生活,表面上一无所长,家乡人都瞧不起他。
有一天,一群无赖拦住韩信,其中一个说:“如果你有胆量不怕死,你就把我杀了;如果你怕死,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否则绝不和你善罢甘休。”韩信狠狠盯着他,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过了许久,他松开手,趴在地上,从那人胯下爬了过去。为此,家乡人更瞧不起他了。
屈辱,可以成为泯灭一个人理想之火的冰水,也可以成为鞭策一个人发奋成功的动力。我们可以非常合理地推测,如果没有这次胯下之辱,韩信还会不会为我们后人所知,还真值得怀疑。韩信的成功,是他没有被屈辱打倒,而是从屈辱中奋起。我们现在已无从知道韩信当时的心理感受,但从文字描述来看,有人认为彼时彼境的他,可能更多的考虑是看到对方人多,他无法胜过对方。而我们则认为他深知“小不忍则乱大谋”,为图将来干大事暂且不在意这种屈辱。
像韩信这种胯下之辱,我们可能亲身经历的不多,但一个人被数人围攻打劫,遭受的屈辱和韩信胯下受辱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韩信从胯下爬过去后,站了起来,而且站到了人前头,我们更多的人是爬了过去,却没有站起来或站起来却永远地弓着腰。
遭受屈辱对韩信来说变成了好事。而对更多的人来说,却是一件坏事,沉甸甸地坠在心底,就像邪恶的痛苦种子,种在心底幸福的土壤中,随时都会伸出它恶毒的牙齿,刺一下你的幸福。
心理学家认为:人有三大精神能量源——创造的驱力,爱情的驱力,压迫、歧视的反作用驱力。屈辱就是一种精神上的压迫,屈辱就像一根鞭子,既能鞭策你鼓足勇气,奋然前行,也会鞭打得你鲜血淋淋,体无完肤。而鞭柄,握在你自己手里。
受辱的人,会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情况是像韩信那样从此振作起来,有所作为;一种情况是从受辱的阴影中走出来,但仍然不会有作为;再有一种情况是根本无法从受辱的阴影中走出来,从此萎靡不振、意志消沉,就此破罐子破摔。
善于从屈辱中学习,实在是成就业绩的一个重要因素。记得一位先哲说过,无论怎样学习,都不如他在受到屈辱时学得迅速、深刻、持久。屈辱使人学会思考,体验到在顺境中无法体会的东西;它使人更深入地去接触实际,去了解社会,促使人的思想得以升华,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宽广的成功之路。
能够从屈辱中走出来,即使没有像韩信那样的大作为,也是人生的一种成功。
当然,要把屈辱变成成功的动力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有种方法提出来以供参考:“儿子打老子”,用阿Q精神胜利法将受辱的不快排遣;设身处地想想比你受辱更大的事例,“原来还有比我更惨的”,以此法来宽慰自己。
风物长宜放眼量,受一时之辱,换得未来个人价值的实现、事业的成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