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4章

纯真的童年时代

焰柔是大姐

焰柔出生于60年代,这一时期的全球范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当时的时代特征充斥着社会变革与运动。全球范围内涌现民权运动、反战运动、女权运动等,推动社会价值观重构。

中国社会:经历经济困难时期与特殊历史阶段。

而焰柔就出生于湘省省会城市沙市一个新知识分子家庭。

焰柔的父亲是沙市农村一名雇农的儿子,年幼就进城务工,师从于一位泥瓦匠师傅。适逢新中国成立,共产党送父亲就读了速成中学,后考上了沙市最好的全国性大学《湘中大学》的最热门专业土木系,并被国家分配到北京就业。

焰柔的母亲就是沙市本地人,是一名小生意市民的女儿,但家中有读书的传统,母亲两姊妹都考上了大学,母亲也考上了《湘中大学》土木系专业,后母亲因为表现优秀提早一年毕业留校于《湘中大学》。

焰柔父母相对于当时的沙市普通民众来说,也算是相当出类拔萃了。

这可要归功于新中国的成立,共产党的领导,焰柔父母也当仁不让的都在大学期间入了党。焰柔就比较幸运了,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是父母两家整个大家族的长女。

这使得焰柔的出生赢来了太多的宠爱与关心,外公疼、外婆带,小姨抱、爸爸爱,再加上妈妈奶水充足,焰柔可是长得白白胖胖,好不可爱,享尽了家庭温暖。

当时的焰柔,和外婆、妈妈一起住在湘南大学一幢两层楼的集体宿舍里面。

此楼名为敬一斋,背靠岳麓山,相邻岳麓书院,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人文环境。

如今,敬一斋内部分改成了中国书院博物馆,一座现在成了古建筑的标志的建筑。 中国书院博物馆是由湘南大学岳麓书院出资建设的文化性公共建筑,基地位于以岳麓山为大背景的敬一斋内。

基地内古木参天、绿意盎然; 西、北两面紧挨岳麓书院,南面紧靠一个天然草皮,东临岳麓八景之一的“风雨亭”。

幸运的焰柔出生后就住在这样一个风水宝地。

敬一斋当年住了学校很多青年教师,活力四射、积极向上、邻里和睦、欢声笑语。

焰柔家住在第一排的一楼,只有一间房,隔壁左右都是住的青年教师,男教师居多,焰柔从小就被单身的教师们抱来抱 去,享受着大家庭的快乐和年轻教师们的宠爱。

有一家的情况也和焰柔家特别相似,父亲在湘中大学工作,娭毑帮着带孙子小李子。

顺理成章,焰柔家的外婆和那位李家的娭毑就常在一起带着焰柔和小李子,焰柔和小李子自然就成了青梅竹马。

可能是焰柔营养比较丰富,养得太结实,也可能是女孩子的早期发育的比较好,玩闹中常常占了小李子的上风,这下小李子的娭毑不干了,忝着个小脚追着焰柔满世界跑,引得两家的老人闹起了意见,两家的父母又来出面调停,真是忙得家长们不亦乐乎。

看来焰柔从小就是个不省心的主。

吵归吵、闹归闹,小伙伴们转头就忘了个底朝天,终究还是天天粘在一起,不久却闹出了大乌龙。有一天中午,两家的家长都找不到两个小朋友了,房前屋后找了许久,吃饭的时间也早过去了,当时小朋友才刚刚两岁。

可把大人们急得心脏病都要发作了,发动青年教师们展开了地毯式的大搜索,手握着棍子,在校内好几处化粪池及池塘里翻找,害怕小朋友溺水。

直到晚饭时刻,有人在名为棉花厂的菜市场找到了小朋友。这个距离大概超过了两公里吧?

果然,从小就预示了焰柔将来的多彩人生。

焰柔的外婆是一个童养媳,小小年纪就被送到沙市外公家,从小就要帮夫家干家务,个头还没有灶台高,要踩着小板凳做饭做菜,还到亲戚家做过保姆。

亲戚家势利眼仗势欺人,外婆做好的鸡没有外婆吃的份,一家人躲在房里吃,把外婆关在了门外,妈妈和姨妈听说后再也不让外婆做保姆了,把外婆接回了家。

有一次外婆让焰柔买两个包子,5五分钱一个,一个肉包子一个糖包子 ,要挖掉包子中间一块面皮,再把肉包子和糖包子压在一起吃,这是沙市特有的一种吃包子的吃法,特别韵味。

可是焰柔嘴馋,竟然把肉包子偷吃了,外婆都气哭了,可怜外婆都没有好好吃过一顿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焰柔三岁的时候,家里又相继迎来大妹和小妹的到来,大妹和小妹可没有焰柔幸运,妈妈的奶水大概是早被焰柔喝完了,妹妹们需要以牛奶和羊奶来辅助成长,家中的食物也没有以前那么充足,以至于成年以后,两个妹妹足足比焰柔矮了8公分。

焰柔是大姐

随着两个妹妹的相继到来,再加上妈妈是个事业型女性,焰柔早早被送到了幼儿园。

湘中大学的幼儿园在沙市可算得上优秀幼儿园了,这个优秀的名次一直保持到现在。

幼儿园是一个封闭性的长方形的建筑,只有一层楼,里面交叉分布着教室、办公室、厨房等等。

内部环境安静和开阔,这是外面的幼儿园不可比拟的。

焰柔进这家校办幼儿园的时候,这所园区还没现在这么有名,但焰柔终归有个地方可去,比街上的那些小孩强多了。

焰柔在幼儿园的时候还算比较听话的,记得那个时候,李红坐在焰柔的旁边,总是要用脚踢焰柔,李红从小就个子高,性格有点像男孩子,焰柔受过她不少欺负。

那个时候,焰柔的爸爸还在北京工作, 妈妈的工作异常的繁忙,在单位担任重要职务,经常要出差,家里还有两个小的要照顾,有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状况。

有一年冬天,天气特别的寒冷,焰柔所在幼儿园的床上,只有薄薄的一层床单,焰柔冻得鼻涕一把、眼泪一把;好心的老师借来了一床薄棉被给焰柔用,可还是抵挡不住寒冬的侵蚀。

左盼右盼,终于等到母亲出差回家。

当母亲来到幼儿园,看到小焰柔冻成这样,心疼坏了,赶紧去到外面买来厚厚一摞稻草垫在被单下面,焰柔的小床顿时温暖起来。

别看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工资还算可以,可爸爸妈妈上面有三个老人需要赡养,下面有三个小孩需要抚养,经济上还是有点紧巴巴哦。

由于常年操劳,经济也比较紧张,从小当童养媳的外婆在妈妈家病倒了,最后肝癌不治,离家人远去。

外婆离世的时候才50多岁,一生都在辛劳节俭中度过,从来没有享受过几天好日子,外婆的追悼会上,来了好多人吊唁,都在追忆外婆的善良、勤劳、艰苦、奉献的一生。

妈妈和姨妈都在感叹外婆的一生历经磨难、受尽凄苦、命运多舛。

为了怀念外婆,我们成年以后,妈妈、姨妈和我们两代人合伙为外婆定制了一处好风水的墓碑。

不久以后,焰柔的爸爸也从北京调回了沙市。

随着外婆的离世,爸爸在沙市的另一个区工作,每天一大早骑车一个小时去上班,晚上再骑车一个小时回家,风吹雨淋,也没有太多的精力照顾小孩。

长大后的焰柔只有一个小孩,都觉得经济紧张,时间更是不够用,真的不知道爸爸妈妈当年是怎样养活这一家老小的?

担任要职的妈妈既要工作又要照顾三个女儿,实在是不堪重负;父母商量以后,决定把焰柔和小妹送到沙市县里农村嗲嗲和后娭毑家,请他们帮忙照顾。

父亲农村的老家就是沙市的旁边的农村,距离焰柔家大约有35公里的距离。 爸爸的老家焰柔是去过一次的,是爸爸带她去的,那个时候焰柔才2岁多。

先是从大学这边搭公交车,然后换上去沙坪镇的长途车,下车后到农村的老家还有约20里路是没有公车通行的,爸爸硬是牵着焰柔沿着山路徒步前行。

一路上又饿又累,爸爸反复讲着一个故事: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一遍、一遍、又一遍。

快到老家的时候,后娭毑家的儿子,焰柔叫他为叔叔的,推着一个运猪的车子,用绳子把焰柔拴在上面推回乡下家中。

焰柔在两岁多步行了约20里地去乡下的事情,一直被妈妈挂在嘴边夸奖,也许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培养了焰柔坚毅的性格。

这一次是爸爸妈妈送焰柔和小妹去的农村老家,妈妈要亲自交代乡下娭毑每天早上各煮一个鸡蛋给两姊妹吃,当然伙食费不会少交的,当时妈妈的工资才40元钱一个月,就交给了后娭毑一半钱20元钱一个月给女儿们做伙食费。

农村的房子建在一个山坳里,这个山坳有两户人家,嗲嗲家有一排几间用泥巴建的房屋,旁边还有一间用泥巴建的猪舍,猪舍旁有一口水井。

另一户人家是一家五保户,住着一个老娭毑,她家的房子也是用泥巴建的。

嗲嗲家有嗲嗲、后娭毑、叔叔和婶婶,加上焰柔和小妹有六口人。

这个家由后娭毑做主,后娭毑可不会像答应妈妈的那样每天给两姐妹各煮一个鸡蛋。

一般早上是用大米熬的粥,只有叔叔一个人可以放糖,其他人吃白粥;中午和晚上煮的大米饭,一般只有一个炒菜和一点酱菜,有时候能蒸上一碗鸡蛋,那可是开荤了,很难得有肉吃。

但用柴火烧的米饭很是香喷喷,有一层黄黄的香喷喷的锅巴,很好吃,现在想吃还吃不到呢。

叔叔需要种田、放牛和养猪,婶婶要做饭做家务帮忙干农活,嗲嗲也不能闲着,也要下地帮忙干农活,家里还有织布机呢。

后娭毑在生产队是有了名的厉害,婆媳关系也谈不上太好,时常听到后娭毑背后说媳妇不好。

焰柔有时跟叔叔上山放牛,只有一头牛,叔叔就带焰柔用耙子耙“棕毛西西”(也就是一种树叶的枯枝),可以用来烧火,或者用镰刀割猪草,焰柔是不敢挨近牛的。

有时候焰柔也看婶婶织布,觉得很是新奇。

有一次后娭毑让焰柔自己洗鞋子,焰柔在井边慢慢的刷鞋,大概用小片洗衣剩下的肥皂洗完一只鞋时,后娭毑过来将焰柔一顿好骂,说用多了肥皂和水,另一只打湿了的鞋也没让洗就一起去晾了。

婶婶也喜欢在焰柔面前嘟囔后娭毑,焰柔也不喜欢后娭毑。

嗲嗲是那个村有名的老实人,过去就是在雇农家庭做工,勉强养活自己,由于亲娭毑在父亲很小时就操劳过度去世了,父亲也是在童年就进城做工。

嗲嗲当时相当于是入赘到后娭毑家,那是完全没有话语权的。不知不觉焰柔和婶婶形成了统一战线,焰柔不在的时候后娭毑分饼干吃婶婶会告诉焰柔,婶婶不在时后娭毑说了焰柔的坏话,焰柔也会告诉婶婶。

日积月累,婶婶就和后娭毑大干了一架,最后交代是焰柔告诉她的。

在老家住了3个月,焰柔就被后娭毑赶走了,只愿意带小妹一个人,焰柔被接回了自己家。

焰柔虽然是大姐,在自己家里有点霸道,但毕竟年龄小,还是要被同一幢楼的大孩子欺负。

那个时候,居民家里都没有卫生间的,厕所都是建在在外面,焰柔家所在的艳阳村也不例外,还要下一个斜坡,而焰柔家的尿罐是由焰柔每天早上去倒的。

有一次下雪,邻居家的大孩子要焰柔去倒她们家的尿罐。

大孩子:焰柔,把我的这个尿罐倒了。

焰柔迟疑了一下。

大孩子:快点罗,磨蹭什么?

焰柔不得已乖乖的接过了大孩子手中的尿罐,结果在下坡的时候摔了一跤,那可不是一般的狼狈。

焰柔好羡慕那些家中有哥哥的女孩子啊,她们是没有人敢欺负的。

焰柔出生后,前3年特别受宠,后几年早早的担负了家里的一些责任。妈妈在单位是管理干部,在家也充分发挥了管理才能,大事小事一把抓。

妈妈充分发挥大女儿的功能,焰柔还没到上学的年龄就教焰柔做饭,这个时候焰柔家已经搬到了艳阳村,当时焰柔还是个孩子,太小贪玩,有一次煮饭把锅放到煤炉子上,就跑到二楼玩去了,等到妈妈回家,闻到一股糊味,把锅端起来,整个锅底连同烧糊的米饭一起掉了下来。

等来的是当时最常见的惩罚,撩刷牙子炒肉,就是用竹条抽打哦。

这个在农村是很常见的,在学校里面知识分子家庭还是比较少见的,妈妈的女同事提醒妈妈: 你不要这样对待女孩子哦!

由于小小年纪就成了家里的主要帮手,也养成了焰柔倔强的性格,长大以后,家里只有焰柔敢对妈妈说“不”,爸爸、姨妈和妹妹们是不会和妈妈明面对着干的。

焰柔就这样一边白天照顾着住院的妈妈,一边晚上在老房子里回忆童年,回忆一个大家庭家长的母亲是怎样在工作之余辛劳的操持这个家,体会并实施着反哺这个词汇的真正含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