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十一月二日,镐京,姜姜的奶茶店。
早晨八点,姜姜揉着惺忪睡眼从二楼的卧室走出来。张于喻早已去上课了,昨晚两人打打闹闹,聊到深夜才睡。
她洗漱完毕,慢悠悠地下楼到店里吃早餐。
在靠窗的茶座坐下,姜姜拿起还冒着热气的小笼包咬了一口。
包子是巷口那家开了多年的早餐店买的,四年来味道一点没变,皮薄馅多,汤汁鲜美。
店里的兼职学生们已经开始忙碌,看到姜姜在吃早餐,纷纷笑着打招呼。
起初大家都以为她是店长还在读高中的妹妹,后来才慢慢知道,这位看似娇小的“妹妹”,实际年龄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还要大得多。
吃完早餐,收拾好桌子,姜姜开始今天的重要工作——在姐姐的藏书中,为即将进入炼气境的众人挑选合适的修炼功法。这些功法主要分为三大类:炼气、炼体、炼魂。
炼气功法倒是不难选择。
书院历代传承并不断完善的就不少,《五行灵根详解》《四象灵根纲要》《八卦灵根总谱》……天知道那些前辈们是怎么琢磨出这么多灵根分类体系的。
炼体功法则需要慎重考虑。
这涉及到人体诸多脏腑经络,若还要配合药浴等外法,一般大学生根本负担不起。
必须找一种花费低、适用广、对身体负担小的功法。
挑来选去,最终定下《开龙脊》。虽然这本功法源自与常见修仙七境不同的体系,但确实是前期打基础的最佳选择。
至于炼魂,姐姐之前给大家的《神识初炼手册》暂时够用,可以先凑合着用,后期的神魂应用以后再说。
接下来就是各类实用术法了。
毕竟奶茶制作涉及大量原材料加工,为了优化流程、保证工艺,必须学习相关法术。
既然目前这些灵材还无法工业化批量生产,那就让大学生们全副武装起来,争取一人抵一条生产线。
“《控火诀》,煮茶基底要用;《冰冻术》,冰萃葡萄离不开……”姜姜一边回想目前可能需要的法术,一边往笔记本上认真抄录。
“对了,还得配上相应的《灵材图鉴》。不了解这些花果的特性与效果,加工过程中万一处理不当,会影响奶茶的口感和营养成分。”
她咬着笔头,继续埋头整理起来。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店里,安静中只有书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沙沙声。
唉,现在哪有什么轻松的修仙奇才,当深入了解其机制原理,才会发现修行修到最后特喵的要理解一堆难以理解的理论:量子力学、电磁学、流体力学、热力学……
中午用过午餐后,奶茶店迎来了固定的午休时间。
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不营业,点单平台也暂时关闭。
众人——包括其他未排班的兼职学生——陆陆续续齐聚会议室。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室内弥漫着一种隐隐的期待。
很快,这个纪元的第一堂“姜姜小课堂”——《基于传统修仙七境的初探:练气境》正式开始了。
“在座有没有同学平时看网络修仙小说的?”姜姜没急着板书,反而先抛出一个轻松的问题,“能不能说说,小说里常见的境界是怎么划分的?”
“练气、筑基、结丹、元婴、化神、炼虚、合道。”
一个男生很快接话。姜姜记得他,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麻程安,大三。
“不错,”她微笑肯定,“其实这个划分,和我们道门传统的内丹术有对应关系。”
“内丹术讲的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她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这两组概念。
“我们今天重点讲的‘练气’与‘筑基’,大体就对应内丹术中的‘炼精化气’。简单说,这就是一个打基础、积累并转化初始能量的阶段。”
她娓娓道来,系统性地梳理着练气境的核心理论,从能量感知讲到细胞层面的修复,从灵根的本质联系到端粒的现代生物学概念,将古老的修炼法门用大家熟悉的科学语言重新诠释。
“接下来,我们具体讲讲炼气境该怎么修炼。”看着台下一个个埋头认真记笔记的样子,姜姜心里泛起一丝成就感。
虽然在地星目前的修行者里,她只是个金丹期的“小朋友”,但背后可是站着百余位已登仙台的大佬作为知识后盾——教教入门基础,还是绰绰有余的啦。
“首先,大家要记住一个公式。注意,它不是一个精确的计算式,更像是一个决定式。”
她转身,在黑板上流畅地写下一串表达式:
“即,EPS= nfgk,其中EPS为基础有效修炼速度,n为所处环境灵气浓度,f为灵根灵气吸收效率,g为经脉灵气流通速率,k为功法灵气淬炼效率。”
她逐一拆解每个参数的意义,并进一步补充了外部环境因子、个体状态因子以及各种损耗因子的影响,逐步构建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修炼效率模型。
“所以,如果我们把这些修正因素也考虑进去,比较完整的EPS公式——我们称之为修正后的EPS——大概是这样的。”
她继续板书:“EPS’ ≈ CKW · nfgk(1-η) · N。这里的N是灵能修正常量,具体数值是多少……我们也不知道。”
她狡黠地笑了笑,“得靠各位以后自己去测量了。”
这话一出,台下立刻活跃起来,问题一个接一个。
“所以修炼效率不只由外界环境决定,也和自身状态密切相关,对吗?”
程莫率先发问:“是不是神魂和肉身会共同影响炼气效率?”
“完全正确。”姜姜赞许地点头,“要想突破到下一境界,精、气、神三者,也就是肉身、气海和神魂,必须协同并进,缺一不可。”
随后的互动环节更是精彩纷呈。
物理学院的张承诚用电压梯度的理论类比了灵气吸收的机制;
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邵雨和细致分析了肉身相关因子的影响;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楚玉龙,则从结构力学的角度阐述了神魂稳固对修炼的重要性。
“很好,不愧是秦大的学生。”姜姜站在讲台前,看着这些思维活跃、举一反三的年轻人,心底突然涌起一股当教授的奇妙乐趣。
“好了,快一点半了。”她看了眼时间,宣布下课,“下节课定在周日,当天店铺不营业,有空的同学都可以来。”
“我们重点讲灵根体系、经脉知识,并会引导大家进行第一次的灵气通路引流。”
学生们陆续离开。有人利落地换上工作服,准备迎接下午的营业;有人匆匆收拾书包,赶回学校上课;还有几个选择留在会议室里自习——毕竟在这个灵气充盈的环境里学习,效率可比图书馆高多了。
姜姜看着渐渐散去的人群,轻轻舒了一口气。这个时代的修行之路,就将从这家小小的奶茶店,正式启程了。
—————–
夜,北苑校区11号公寓628寝室里。
程莫推开寝室门时,身上还带着秋夜的凉意。她刚在奶茶店会议室结束自习,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又隐隐透着兴奋。
“莫莫,今天怎么这么晚才回来?”正在书桌前追剧的刘淑玉抬起头,关切地问了一句。
“是啊,你不是说今天只排了早班吗?”另一边的谢婉琦也转过头来。”
程莫笑了笑,将手中印着奶茶店logo的纸袋放在公共桌上。
“今天店里搞员工培训,新流程有点复杂,所以耽搁了。”
她轻描淡写地带过了真实原因——虽然店长并不介意她们对外说明情况,但在事情没有正式公开前,她还是决定遵循兼职群里大家的共识,暂时保密。
“确实,我看你们店的新品装饰越来越精致了,制作流程肯定不简单。”来自鲁省临淄的刘淑玉一边调整脸上的面膜,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
“看!我给你们带什么啦?”
程莫顺势打开纸袋,取出里面几杯造型别致的奶茶:“今天实操练习时做的,店长说可以带回来分给室友尝尝。”
“哇,你们店长这么大方?”湘省衡州来的谢婉琦立刻凑了过来,好奇地打量着一杯点缀着金桂的奶茶,“这杯真好看,都舍不得喝了。”
“这些都是练习品,不过味道应该还不错。”程莫说着,目光扫过靠窗的空位,“莹晴呢?”
“去学院找导员了,神神秘秘的,也不知道大晚上有什么事。”谢婉琦答道,“她说等你回来,十点左右一起去澡堂。”
程莫点点头,回到自己的书桌前。寝室渐渐安静下来,大家各自忙着写作业、刷视频。
她悄悄从包里拿出店长发的那只小袋子,里面除了三张秘境许可卡和员工手册外,还有一本薄薄的册子——按网络小说的说法,这大概就是修行功法了。
当然,这只是极其简易的入门版本,最多只能锻炼一下神魂,也是为了适应日后奶茶店特殊的工作需求。
她取出那本《神识初炼手册》,同时将那块乌黑光滑的安魂石握在手中。石头不大,只有指甲盖大小,触手温凉,仿佛能将周围的杂音都吸收进去。
翻开手册,里面记载的修炼方法出人意料地简单,倒有点像冥想:按要求在脑海中观想特定物体,从少到多、从简到繁、从一维到多维,逐步锻炼神识。
程莫想了想,顺手拿出考研英语单词书——不如就用这个来实践。
其实以她目前综测前五的成绩,只要保持下去,大四拿到本专业20个保研名额之一基本不成问题。
她认真记了几个单词,然后闭上眼,按照手册所说的方法,在脑海中构建第一个单词的立体模型。
就在这时,手中紧握的安魂石仿佛突然活了过来,一股奇异的微热从掌心升起,沿着手臂缓缓向上蔓延,直至头部。
那温热如蛛丝般轻柔地缠绕着她的头颅,渐渐渗入,最终抵达脑海深处——这应该就是所谓神识所在的空间,手册上称之为“神窍”或“识海”。
她的意识仿佛一叶扁舟,漂荡在这片突然变得“温暖”的识海之上。
更奇妙的是,这股暖流在进入识海后性状突然反转,化作一片清凉,最终紧紧附着在那个刚刚构建的单词模型上,仿佛给它镀上了一层透明的保护膜。
将近十分钟后,她缓缓睁开眼,松开安魂石,注意到石头上果然出现了一个细微的小白点——店长说过这是正常消耗,安魂石会自行吸收灵气补全。
她揉了揉微微发麻的太阳穴,刚才那冷热交织的奇异感已经完全消退。
但当她再次回想那个单词时,那个立体模型竟如实体般清晰,牢牢占据着脑海中的某个位置,仿佛从一开始就烙印在那里。
刷了会儿视频,再次回想,还在!
上了个厕所回来,居然还在!
程莫震惊了,这简直是“作弊神器”啊……她终于明白为什么店长要让他们从这项修炼开始了。
直到被回来的吕莹晴拉着去澡堂,她还没从这种震撼中完全回过神来,脑海中那个单词模型依旧清晰如初。
而此时,姜姜的奶茶店兼职群里早已消息爆满,几乎每个尝试了《神识初炼手册》的同学,都在震惊地分享着这种立竿见影的“记忆增强”效果。
这个看似平静的秋夜,对这群刚刚踏入修行之门的大学生而言,注定不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