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2章

王府的赏菊宴设在秦淮河畔的别院。高长卿一到场就感觉气氛不对——在座的都是建康顶尖世家的子弟,却唯独不见陆家人。

“高公子近日风头正劲啊。”谢家公子谢玄慢悠悠地开口,“先得轩辕宫主青睐,又获长生殿赏识,如今连陆相都对你刮目相看。”

高长卿从容落座:“不过是尽些绵薄之力。”

“好一个绵薄之力!”王家少主王洵冷笑,“你怂恿流民在栖霞山垦荒,可知那里是王家祖产?”

高长卿心中一震。他确实建议流民在城西荒山开垦,却不知其中还有这般纠葛。

“栖霞山荒废多年,依法当属无主之地。”他据理力争。

“依法?”王洵拍案而起,“在建康,我们王家就是法!”

眼看冲突升级,一个清脆的女声忽然响起:“好大的口气!”

众人回头,只见两个劲装少女走进宴厅。前面那个约莫十七八岁,眉眼灵动,腰间佩着短剑;后面年纪稍小,神情温顺,抱着个药箱。

“顾晴燕?”王洵脸色微变,“你们顾家也要插手?”

被称作顾晴燕的少女撇嘴:“本姑娘是奉轩辕宫主之命,来请高公子商议要事。”她身后的侍女向高长卿微微颔首,原来是长生殿的弟子。

高长卿心中感激。这两大势力及时派人解围,显然一直在关注他的动向。

顾晴燕大咧咧地在高长卿身旁坐下,自顾自倒了杯酒:“继续啊,刚才不是挺热闹?”

谢玄干笑两声:“顾姑娘说笑了。我们只是与高公子闲聊。”

“最好如此。”顾晴燕转着酒杯,“轩辕宫最讨厌有人仗势欺人。”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最终停在王洵身上,“听说王家在北方的生意,最近不太顺利?”

王洵脸色顿时惨白。北方局势动荡,王家确实损失惨重。

宴席不欢而散。临别时,顾晴燕塞给高长卿一枚玉符:“这是轩辕宫的联络信物。沈家未必护得住你,有事可到城南顾家商号找我。”

她顿了顿,压低声音:“小心谢玄,此人最是笑里藏刀。”

高长卿回到沈府时,已是深夜。沈清辞罕见地在院中等他,面前摆着几封密信。

“王谢两家要联手对付你。”她直截了当,“三日后陛下在玄武湖设宴,他们要当众让你出丑。”

高长卿皱眉:“所为何事?”

“北方战事吃紧,陛下要选派使者前往长安。这是个送死的差事,他们打算举荐你。”

确实,此时长安各方势力混战,使者凶多吉少。但高长卿却眼前一亮——这何尝不是个机会?

“帮我争取这个使者之位。”他说。

沈清辞愣住:“你疯了?”

“我要亲自去北方看看。”高长卿目光坚定,“乱世之中,闭门造车终是下策。”

沈清辞凝视他良久,忽然冷笑:“好啊,既然你执意送死,我成全你。”

她转身欲走,高长卿却拉住她的手:“夫人是在担心我?”

月光下,沈清辞耳根微红,猛地抽回手:“自作多情!你若死在北方,沈家还要替你收尸!”

然而第二天,高长卿就收到沈清辞派人送来的北方舆图,上面详细标注了各股势力的分布。图角还绣着个小小的“辞”字。

与此同时,陆清欢通过书院送来前朝使者的出使笔记;轩辕樱姬派顾晴燕带来保命暗器;皇甫玥则让苏挽月送来急救药囊。

三日后,玄武湖宴上,当谢玄果然举荐高长卿出使长安时,他欣然接旨。

“臣必不辱使命。”他跪接圣旨,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众人。

宴席散后,高长卿在湖边偶遇叶家小姐叶知秋。这位以聪慧著称的少女屏退侍女,递给他一枚竹简:

“北方有变,冉闵败象已显。公子此去,切莫卷入其中。”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若遇危急,可到洛阳叶氏商号求助。”

高长卿郑重谢过。转身时,他听见叶知秋轻声自语:

“希望你能活着回来,看到我为你准备的惊喜。”

出使前夜,高长卿在书房整理行装。窗外忽然飘来熟悉的琴声,是《凤求凰》。他推窗望去,对面小楼上,陆清欢正在抚琴,琴声缠绵悱恻。

与此同时,沈清辞推门而入,放下个包袱:“路上用的。”

里面是她亲手缝制的冬衣。

高长卿望着这两位性格迥异却同样关心他的女子,心中涌起暖意。

乱世之路固然艰险,但他已不再孤单。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