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他被闹钟吵醒来时,天已经放亮,可以听到窗外马路上汽车、摩托车的马达轰鸣声。
眯着眼躺了半晌,方云才记起昨晚的事情,往额头一摸,玉片还在。
他心中一跳,噌地翻身而起,看着手上的玉片。
哦,如今应该叫玉简了。
它并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那般晶莹剔透。
师傅当时珍而重之,把玉简传交到自己手上。
可能他也没有预料到,几百年都未能解开的秘密,今朝终于得到破解。
想必师父知道了这个消息,九泉之下也该安息了。
一时间,方云思绪纷飞,良久才收回心神,闭上眼仔细捋着记忆。
原来这是南宋末年,一位叫苏半城的道门大乘修士,在他飞升之前留存的传承玉简。
按其所述,苏半城简直就是小说中的主角,生逢乱世,因家族显赫,在战争中被屠戮殆尽。
苏半城从小体弱多病,身为嫡长子,家中长辈怕他寿年不永,
在他七岁时,便送入桐柏山朝天观学道,从而逃脱死劫。
在道观中,他先是做了一年半杂役,有幸得到一位长老的青睐,替他寻来良药治病。
痊愈后学道三月,九岁筑基,十四岁下山报仇。
苏半城花了半年时间,找到屠杀自己家族的蒙古将军,用其头颅祭奠家人,解开心结,十五岁结金丹。
从此一路高歌猛进,于二十六岁修得元婴,周游世界十余载,得千年灵药。
四十二岁化神,五十九岁返虚,八十五岁大乘。
这时,再次起心游历世界。
当时是武宗在位,元朝武力强悍,社会阶层划为三六九等,对汉人百姓的奴役愈发严重。
苏半城有感自身遭遇,这一路又看尽人间疾苦,倍觉戚戚,遂有心澄清寰宇。
可是当时小股的起义军此起彼伏,看似热火朝天。
在苏半城逐一拜访后,发现都是只想占山为王,难成大器之辈。
经历了无数次的希望到失望之后,愤愤然回了桐柏山,潜修三十年后,在昆仑顶圆满飞升。
修道百余年飞升?
这是何等天资,方云惊叹无比,心中莫名的羡慕。
对了,这位大能一生都在修道,并没有留下后代。
他姓苏,方云师父姓刘,祖传两字,怕是有待商榷。
嗯,也有可能刘家祖上,是苏半城的弟子。
方云琢磨着后一种可能性还是有的。
苏半城在玉简里留存了他所修功法,以及修炼的心得感悟,附有几种拳脚功夫。
其中太祖长拳估摸是他常用拳法,留有心得体会,其他的也只是记录在册。
而篇幅最大的是剑术,除了筑基期才能使用的御剑术,
还有好几门攻伐剑法,必须得高境界才能学习,甚至有一门剑法,需要大乘期。
每套剑法配套的运气法门,也都有详细注解和修练心得,看得方云目眩神迷。
苏半城应该不擅长拳脚,剑法则相当精通,方云一边咋舌,一边捋着记忆。
关于道家法术,罗列了符咒、隐遁、驱邪、伏魔、降妖等等,
以及苏半城筑基后,所修习的大量道术,例如雷法,五行遁法等等,很多都有注解以及修习心得。
例如符图注解,甚至都详细到,所要用到的笔、墨、纸等工具的材质要求。
更有许多材质,方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也不知苏半城是从哪里得知,又或者古代物产真的有这般丰富,譬如蛟龙血。
额,蛟龙血?
方云不可思议的挠着鼻子,这玩意儿真的存在?
好吧,都修仙了,蛟龙可能是真的有。
问题是要上哪里去找?
嗯,就算找到蛟龙,那能讨要的到?
你都要他的血了,它不得要你的命?
不把蛟龙干死,你休想得到它半滴血。
嘶,方云抽口凉气,干蛟龙,这想法有点上头啊。
不对,想得有点乱了。
呸,呸,不是,想得有点远了。
方云晃着脑袋,将邪恶的想法驱除出去。
一阵咕噜声响起,却是肚子有点饿了,这才记起,还没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