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2章

午后暖阳透过茜纱窗,在贾敏房内洒下斑驳光影。

林如海轻叩门扉时,贾敏正倚在临窗的贵妃榻上翻看账册。

“老爷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

贾敏放下账册,示意丫鬟看茶。

待丫鬟退下,林如海从袖中取出密信。

“夫人且看这个。”

贾敏接过信笺,指尖微颤。

随着目光下移,她秀美的面容渐渐失了血色。

“我原以为…不过是闺阁时几句口角…”

林如海握住妻子冰凉的手,

“内宅阴私,比朝堂更毒三分。”

贾敏深吸一口气:“老爷打算如何应对?”

“我自有主张。”

林如海轻拍她的手背,“你只管安心将养。”

贾敏凝视丈夫片刻,展颜一笑。

“我信你。”

话锋一转,“说起来,珩儿近来学问进益如何?”

提起林珩,林如海眉宇柔和。

“天资聪颖,心性沉稳。今日讲权谋之道,竟能举一反三。”

“可不是。”

贾敏抿嘴轻笑,“昨儿还听玉儿说,珩哥哥教她下棋,让三子都赢不了。”

“玉儿近来气色好多了。”

“多亏珩儿时常陪她解闷。”

贾敏眼中漾着温柔,“那孩子虽非亲生,却比亲生的还贴心。前日我咳嗽两声,他立刻去厨房盯着熬川贝雪梨…”

林如海点头赞同。

贾敏忽然轻声道:“我看玉儿与珩儿相处甚好。”

林如海神色不变,只微微颔首。

贾敏压低声音:“你该不会是想…?”

林如海抬眸,终于开口。

“确有这个念头。不过玉儿尚小,珩儿也需再历练。“

贾敏柔声道:“珩儿品性端正,若真成倒也不错。”

语气忽低,“只怪我身子不争气,不能再…”

林如海按住她的手,摇头止住话头。

话未说完,林如海便抬手轻轻按住她的手背,摇了摇头,示意她不必再说下去。

贾敏会意,抿唇一笑,不再多言。

……

林珩回到清晖阁时,青禾正跪坐在榻前整理书册。

见他进门,忙起身行礼。

“少爷回来了。”

“嗯。”

林珩随手将书卷搁在案上,

“今日府里可有什么事?”

青禾抿嘴一笑:“倒没什么大事,只是厨房的赵妈妈特意送了一碟桂花糖蒸新栗粉糕来,说是孝敬少爷的。”

她顿了顿,“前些日子,她侄儿因怠慢少爷被罚去庄子上,如今倒是学乖了。”

林珩眉梢微挑,不置可否。

青禾见状,识趣地转了话题。

“晚膳已经备好了,少爷现在用吗?”

“好。”

晚膳摆在院中的石桌上,四样时令小菜,一碗火腿鲜笋汤,并一碟新蒸的桂花糖糕。

青禾执壶斟了一杯梅子酒,轻声道。

“这是夫人前日赏的,说少爷读书辛苦,偶尔小酌不妨事。”

林珩接过酒盏,随口问道:“近日府里可有什么闲话?”

青禾犹豫片刻,压低声音:“自那日盐案了结后,下人们都说…”

她偷眼看了看林珩的脸色,“说少爷是文曲星下凡,连老爷都赞不绝口。原先那些闲言碎语,如今再没人敢提了。”

林珩轻笑一声,夹了一筷鲈鱼脍:“不过是各司其职罢了。”

烛光下,青禾偷偷打量着自家少爷。

不过月余光景,那个木讷寡言的少年竟似脱胎换骨般,举手投足间自带一股从容气度。

就连用膳时的姿态,都比往日优雅三分。

晚膳过后,院中渐起凉风。

青禾忙取来一件靛青色薄披风给林珩披上,又吩咐小丫鬟们收拾碗筷。

“少爷,热水已经备好了。”

青禾轻声道,“今日要加些艾草吗?奴婢见您这几日读书辛苦…”

林珩略一思索:“加些安神的沉水香吧。”

“是。”青禾福了福身,匆匆去安排。

穿过回廊时,几个洒扫的小丫鬟连忙退到一旁行礼。

青禾心中暗叹,自从少爷在盐案中立功后,府中下人再不敢有半分怠慢。

就连往日最势利的管事嬷嬷们,如今见了清晖阁的人也都笑脸相迎。

……

浴房内,水汽氤氲。

青禾捧着干净中衣站在屏风旁,耳尖微红。

往日伺候沐浴时,少爷总是羞赧推拒,今日却坦然自若,反倒让她有些不适应。

“水温可还合适?”她小声问道。

林珩靠在柏木浴桶中,闭目养神。

“正好。”

热水浸过肩颈,连日的疲惫似乎都随着蒸腾的热气消散。

穿越至今,他终于开始适应这个世界的规则

——既然注定要在此生存,该享受时便不必矫情。

青禾轻手轻脚地添了些热水,偷眼瞧去。

水雾朦胧中,少年轮廓分明,眉宇间已隐隐有了几分林如海的沉稳气度。

“少爷…”

她忽然鼓起勇气,“奴婢斗胆问一句,您是不是…”

“嗯?”

“没什么。”

青禾慌忙摇头,将皂角膏子递上,“奴婢只是觉得,少爷近来…不太一样了。”

林珩睁开眼,透过水雾看她:“哪里不一样?”

“说不上来。”

青禾绞着手中的帕子,“就是…更像老爷了。”

闻言,林珩不由失笑。

他掬起一捧水泼在脸上,水珠顺着下颌滑落。

“人总是要长大的。”

屏风外,烛花轻轻爆响。

……

夜色渐沉,清晖阁的书房内烛火通明。

林珩披着件月白中衣,伏案疾书。

案头堆着厚厚一摞文稿,墨迹未干的策论在烛光下泛着微光。

青禾轻手轻脚地剪了剪灯花,忍不住劝道:“少爷,已是三更天了…”

“再看一会儿。”

林珩头也不抬,朱笔在《资治通鉴》上勾画批注。

青禾欲言又止。

她看着烛光映照下少爷清俊的侧脸,眼下已有了淡淡的青影。

自盐案了结后,少爷读书愈发刻苦,常常通宵达旦。

“那奴婢去泡盏参茶来。”

不多时,青禾端着青瓷茶盏回来,见林珩正揉着太阳穴。

她将茶盏轻轻放在案角,又取来一件靛蓝外袍披在他肩上。

“谢谢。”

林珩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温热参茶入喉,精神为之一振。

青禾在绣墩上坐下,从笸箩里取出未完工的荷包,就着灯光绣起来。

银针在锦缎上穿梭,偶尔抬眸看一眼专注读书的少爷。

书房里只剩下书页翻动声和针线穿过绸缎的细微声响。

林珩的目光在桌案上流连。

虽然有过目不忘之能,又有林如海、贾雨村指点,但他深知科举一道,光靠天赋远远不够。

那些寒窗苦读数十载的学子,哪个不是满腹经纶?

更何况…

他蘸了蘸墨,在纸上写下“盐政革新”四字,又重重划去。

——要想实现胸中抱负,区区举人功名远远不够。

“少爷的字真好看。”

青禾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看着纸上龙飞凤舞的笔迹赞叹道。

林珩这才发现已经写了满纸的“盐”“税”“漕”等字,忙将纸翻面。

“胡乱写的。”

青禾抿嘴一笑,也不多问,只道。

“奴婢新做了个香囊,里头装了安神的药材,少爷读书时戴着可好?”

说着取出个靛青色香囊,上面绣着青竹纹样,针脚细密整齐。

“你手艺越发精进了。”

林珩接过香囊,隐约闻到薄荷与菊花的清香。

窗外,更鼓敲过四下。

林珩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终于合上书本。

科举之路漫长,但他不急。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