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大巴车缓缓驶入青林县招待所的院子,车轮碾过干燥的水泥地面,扬起细微的尘土。
蔚汐透过车窗,看见招待所门口站着几位工作人员。一位微胖的中年男子站在前面,见到车辆停稳,便迎了上来。
“是王县长。”坐在前排的梁秘书回头对周聿深说:“他们提前过来了。”
周聿深的目光从手中的文件上抬起,淡淡地扫了一眼窗外,“嗯。”
他的语气平和,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气度。
车停稳后,专项小组的成员依次下车。
王县长上前几步,面带笑容地说:“周书记,一路辛苦了!青林县条件有限,还请大家多多包涵。”
梁秘书适时上前,温和而坚定地说:“时间比较紧,我们还是先安排工作吧。”
王县长连连点头:“好的好的,已经都安排好了。”
他身后的几位工作人员也纷纷表示准备就绪。
梁秘书迅速做出安排:“县里已经安排了分管领导,会陪同应急部门和环境厅的同志前往青山监测站附近的住宿点,方便开展防汛工作。”
“专项小组的同志就安排在招待所。请大家稍作休整,十五分钟后开会。”
很快,院子里的人员便各自散去。
蔚汐将行李放进房间,简单整理后,便和祁晚一起背着包下楼。
刚走到楼梯口,她脚步一顿。
周书记竟然还没走?
他不是应该直接去防汛指挥部吗?
周聿深似乎听到了动静,抬眼望去,目光恰好与蔚汐对上,微微一凝。
蔚汐定了定神,走上前礼貌道:“周书记,那我们先过去了。”
周聿深收回视线,略作停顿才开口:“嗯,告诉陆处,车上等我。”
这简单的几个字,让在场的众人都怔住了。
车上等?他不去防汛指挥部了?
王县长略显迟疑地上前,谨慎地问道:“周书记,防汛指挥部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您不过去听听汇报吗?”
“暂时不过去。”周聿深的回答简洁明了:“先去开发区会议室。”
王县长和几位负责人的表情顿时有些紧张。
原本的行程安排中,周书记明确表示不去开发区,由专项小组全权负责,他们所有的准备都集中在防汛汇报上,开发区那边的会议室没有准备得特别完善。
蔚汐对此倒是不觉得意外。
周书记临时调整行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什么杀回马枪呀、临时放鸽子呀,她们小组全经历过。
“周书记,开发区会议室准备得比较简单,恐怕会招待不周。”王县长委婉地表示。
周聿深平静地回答:“会议室只要能开会就可以,不需要特别准备。”
公务车驶向开发区会议室的路上,车内异常安静。
周聿深全程闭目养神,仿佛刚才的决定只是随口一提。
梁秘书则是在平板电脑上无声地滑动,飞快调整着周书记后续密密麻麻的行程。
专项小组交上去的方案,周书记明明已经审阅过并给予了肯定,按常理,他其实没必要再参加这个会议了。
这次临时改变计划,确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梁秘书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深究领导的心思,只是专注地将行程重新安排妥当。
青林县开发区的临时会议室内。
几位工作人员正在做最后的准备。
一位面色黝黑的中年男子指挥着大家:“大家再检查一下,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了。”
年轻工作人员赶紧将规划图挂到墙上,小心调整着位置。
专项小组跟随周聿深和梁秘书走进会议室时,准备工作刚刚就绪。
“周书记,各位领导,欢迎来到青林县。”杨主任面带笑容地迎上来,虽然尽力保持镇定,但仍能看出一丝紧张。
“嗯,开始吧。”
周聿深淡淡应了声,目光扫过会议室。
他并未走向通常的主位,而是径直在长桌一侧,靠近主位的位置坐了下来。
这个位置表明他此行是以旁听和观察为主。
会议开始后,气氛认真而专注。
当陆振江提到污水处理厂的选址与开发区规划有冲突时,杨主任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他站起身,走到规划图前解释道:“周书记,各位领导,关于污水处理厂的选址,我们有一些实际情况需要汇报。”
“目前有几家企业正在接洽,他们都对这块区域很感兴趣。如果在这里建设污水处理厂,可能会影响开发区的整体规划和发展。”
几位企业代表也点头表示赞同,脸上露出关切的神色。
陆振江耐心地解释:“杨主任,我们理解开发区的顾虑。但是原选址的地质风险评估显示,该区域山体稳定性存在隐患,特别是在汛期可能会出现问题。”
杨主任认真听着,语气诚恳地说:“这个情况我们也有所了解,我们考虑过进行地质加固,毕竟重新选址会影响开发区的整体规划,也会延长工程周期,目前开发区的建设进度已经很紧张了,时间上可能来不及调整。”
“杨主任,我们正是考虑到这些实际问题,才会提出新的方案。”陆振江继续解释,并提供了许多有理有据的数据。
杨主任听完后,语气缓和但坚定地说:“各位领导,我们完全理解和支持环保项目,但也希望领导们能考虑到开发区发展的实际困难。这个选址调整确实会带来一系列影响,我们需要找到既能保证安全,又不影响发展的解决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