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2章

周六的晨光刚漫过鼎盛厂区的铁门,林砚就站在门口迎候客户。他穿着一身干净的深灰色西装,手里攥着提前打印好的“参观路线图”,上面清晰标注着“车间→库存区→财务室→会议室”的动线,每一站旁都写着“可查看资料”的明细——车间能看零件加工全过程,库存区能查钢材储备量,财务室能翻近三月流水,会议室里还摆着智慧园区订单的验收报告。

“张总,您可算来了!”看到张总的车驶进来,林砚快步迎上去,伸手帮他拉开车门。张总笑着下车,手里还拎着个公文包:“林总,我今天可是来‘找茬’的,要是看不到实在的东西,我这100万订单可就签不下去了。”

“欢迎‘找茬’!”林砚把路线图递过去,“您要是觉得哪站想看细点,咱们就多留时间;要是有疑问,随时问,我保证不瞒不藏。”

两人刚走进车间,就被机器的轰鸣声裹住。王师傅正带着工人加工零件,看到林砚和张总,手里的焊枪没停,却笑着喊:“张总,您看这零件的精度,比上次您要的还好!”张总走过去,拿起旁边的卡尺量了量,眉头渐渐舒展开:“确实不错,误差比合同要求的还小。”

“这多亏了刘经理改造的车床。”林砚指着不远处的老车床,上面新装的数控定位器闪着绿灯,“之前这台车床精度不够,总返工,刘经理加了个1.2万的定位器,精度提了30%,还省了买新车床的20万。”

刘强正好在旁边检查设备,听到这话,笑着补充:“张总,您要是不信,现在就能让工人给您试做一个,从下料到加工完,只要40分钟,保证跟样品一模一样。”

张总摆了摆手:“不用试了,我看工人干活的劲头,就知道你们产能没问题。”他跟着林砚往库存区走,路上忍不住感慨:“之前听了谣言,我还真有点慌,现在一看,你们不仅没垮,反而比以前更扎实了。”

库存区里,钢材按“使用频率”分类码得整整齐齐,常用的低碳钢堆在门口,上面贴着“剩余120吨”的标签;不常用的合金钢材放在里面,旁边摆着防潮除湿机。林砚拿起一份《库存台账》递给张总:“这是咱们每天更新的库存记录,您看,上个月从赵坤那囤的150吨钢,现在还剩80吨,够支撑两个月的订单”

张总翻着台账,看到“入库日期”“质检结果”“领用记录”都写得清清楚楚,忍不住点头:“林总,您这管理是真细。我合作过这么多供应商,能把库存账做得这么明白的,没几个。”

从库存区出来,一行人又去了财务室。李薇早已把近三月的银行流水、回款明细按日期排好,看到张总进来,递上一副手套:“张总,单据有点多,您要是怕手脏,戴着手套翻。”

张总接过手套,翻到“还银行50万贷款”的流水记录,指着上面的日期问:“这是上个月还的?你们资金这么充裕,怎么还会传‘资金链断裂’?”

“都是赵坤搞的鬼。”林砚没绕弯子,把陈默PS假单据、在行业群发谣言的事说了一遍,“他上次囤钢亏了钱,就想靠谣言搅黄咱们的生意,好趁机抢客户。”

张总听完,脸色沉了下来:“这个赵坤,做生意一点底线都没有!林总,你放心,以后我不仅跟你续单,还会介绍我朋友来跟你合作——像你这样实在的供应商,现在不好找了。”

参观完所有环节,一行人坐在会议室里谈合作。张总没再犹豫,当场拿出合同:“林总,我再跟你签100万的订单,交货期就按之前说的,下个月月底。另外,我朋友是做机械加工的,每月要20万的零件,我已经跟他说了你的情况,他下周会来跟你谈。”

林砚接过合同,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论语》里“言必信,行必果”的话——从抵押房子救厂,到梳理财务、改造设备,再到今天用诚意打消客户疑虑,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只要守住“实在”的底线,就总有被认可的时候。

送走张总,林砚刚回到办公室,陈默就匆匆跑了进来。他脸色苍白,手里攥着一张皱巴巴的纸,看到林砚,声音都在发颤:“林总,我错了!之前是我鬼迷心窍,帮赵坤发谣言,现在他扣了我所有佣金,还威胁我说‘再敢多嘴,就让我好看’!”

林砚给陈默倒了杯热水,让他坐在沙发上:“你先别急,慢慢说。你帮赵坤发谣言,具体都做了什么?”

陈默喝了口热水,情绪稍微稳定了些:“赵坤找到我,说只要我在行业群发‘鼎盛资金链断裂’的消息,再PS几张假单据,就给我5万块佣金。我当时刚从公司离职,手头紧,就答应了。可没想到,谣言没搅黄你们的生意,反而让你们签了更多订单,赵坤就说我‘办事不力’,不仅不给我佣金,还骂我是‘废物’。”

他把手里的纸递过去:“这是赵坤跟高利贷公司签的合同复印件,我偷偷拿出来的。他借了30万,月息10%,还把剩下的150吨钢抵押给了高利贷公司——他说要囤劣质钢冒充好钢卖给客户,好尽快还上高利贷。”

林砚拿起复印件,仔细看了看上面的条款,眉头皱了起来。他想起《金刚经》里“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话——陈默现在的“反水”,是真的悔悟,还是赵坤设的“苦肉计”?如果这是个陷阱,贸然相信,只会让鼎盛陷入更大的麻烦。

“这份合同,你是怎么拿到的?”林砚放下复印件,盯着陈默的眼睛问。

陈默眼神闪烁了一下,又很快镇定下来:“我昨天去赵坤的办公室找他要佣金,看到他把合同放在抽屉里,就趁他不注意,偷偷复印了一份。林总,我知道我之前做错了,现在我想弥补,只要能帮你们揭穿赵坤的阴谋,我什么都愿意做!”

林砚没立刻表态,而是给老鬼发了条消息:“查一下陈默说的高利贷公司,还有赵坤抵押钢材的事,看看是不是真的。”

没过多久,老鬼回复:“头,陈默说的高利贷公司确实存在,老板叫李彪,之前有过非法催债的记录。赵坤也确实把150吨钢抵押给了他们,但我没查到他囤劣质钢的消息,反而听说他最近在联系外地的供应商,好像想把抵押的钢偷偷卖了。”

林砚看着消息,心里有了数。他对陈默说:“你先回去,这件事我需要再核实一下。如果你说的是真的,我会考虑让你戴罪立功;但如果是假的,你应该知道后果。”

陈默点点头,起身离开时,又回头说了一句:“林总,我真的知道错了,我会等你的消息。”

看着陈默离开的背影,林砚拿起桌上的《孙子兵法》,翻到“兵者,诡道也”那一页。赵坤一向狡猾,这次陈默突然反水,太不合常理了——说不定是赵坤故意让陈默来送假消息,想让他们放松警惕,好趁机搞更大的动作。

下午,李薇拿着一份《客户新增名单》走进办公室:“林总,今天的开放日太成功了!除了张总签的100万订单,还有5家客户新增了合作,总金额有80万。另外,张总介绍的朋友,已经跟我约了下周三见面。”

林砚看着名单,脸上露出笑容:“这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李薇,你把新增客户的资料整理一下,按‘订单金额’‘交货期’分类,下周开会时咱们一起讨论怎么安排生产。”

“好的,林总。”李薇刚要离开,又想起一件事,“对了,财务室刚收到一笔10万的回款,是之前的老客户王总付的,他说看到咱们开放日的消息,知道公司没问题,就赶紧把欠款还了。”

林砚点点头:“这说明咱们的‘诚意’没白费。李薇,你再拟一份《客户回访计划》,每周安排人给老客户打个电话,问问产品使用情况,顺便跟他们说咱们的新动态——老客户是咱们的根基,得好好维护。”

傍晚时分,刘强拿着一份《设备维护记录》走进来:“林总,改造后的三台车床都做了保养,接下来三个月不用怕出故障。另外,王师傅说,要是订单再增加,咱们还能再招5个工人,车间能容得下。”

林砚看着记录,心里格外踏实。从应对谣言,到举办开放日,再到新增订单,鼎盛就像一艘在风浪中稳住航向的船,虽然还有暗礁险滩,但只要团队齐心协力,就总能避开危险,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这时,老鬼又发来一条消息:“头,我看到赵坤跟李彪在茶馆见面,两人好像吵了起来,李彪说‘再还不上钱,就把你的钢拉去卖了’,赵坤说‘再给我半个月时间,我肯定能还上’。”

林砚看着消息,眼神沉了下来。他知道,赵坤已经被逼到了绝境,接下来肯定会有更疯狂的动作。但他不慌——就像《道德经》里说的“以柔克刚”,只要鼎盛守住“实在”的根基,不管赵坤耍什么手段,都能稳稳地应对。

他拿起手机,给刘强和李薇发了条消息:“下周开会,重点讨论‘如何应对赵坤的下一步动作’,大家提前准备一下。”放下手机,林砚看着窗外的夕阳,心里清楚:这场和赵坤的较量,还没结束。但他有信心,用老祖宗留下的智慧,用团队的力量,带着鼎盛,打赢这场仗,真正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