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2章

最后,谢云满不得不想到了在清凉山住过的谢家老爷子和谢云玉身上。

若是无关朝政,那问题必然是出在这儿了。

于是谢云满当机立断,转身进去给谢老太爷写信。

萧凌下山入朝堂,做了这吏部侍郎的消息,不胫而走,京中各府邸都得到了消息。

当日,吏部门口就停了一排马车。

每一辆车上都是雕花描彩,车帘装饰五彩缤纷,艳丽非凡。

更有甚者,车辆四角银铃叮当,珠帘碰撞,华贵非常。

吏部一众官员下衙后,看着自家闺女或者妹子亲自来接,都一脸的懵。

搞了半天,才明白这都是来看寿安郡王的。

一个个没好气的对着家眷道:“郡王早走了,回家吧。”

次日一早,上衙时刻,吏部门口又停了一排马车,还是来看寿安郡王的。

上衙后,吏部人就将此事当做笑谈,委婉讲给了向了陆尚书。

陆尚书想了想,这长此以往确实不是个事儿。

不过这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是郡王惹的祸,那就让郡王自己来解决吧。

于是萧凌上衙的第二日,刚坐进自己公廨,椅子还没暖热就被陆尚书叫走了。

萧凌听了陆尚书的笑谈后道:

“是小王想的不周到,给吏部惹麻烦了。”

吏部门口一天都有人在等着,萧凌本想提前走,但是看样子这是走不了了。

只好让清风将马车赶进吏部内,直接上车回府。

长公主见萧凌回来后一直阴着脸,就问清风:

“这才第二天上衙,谁不开眼的惹着他了?”

清风讲了萧凌的遭遇,晋阳长公主听了居然笑起来。

“那你们郡王对现如今这情况,是个什么主意?”长公主问。

清风摇头。

长公主笑着来到萧凌院子里,看着自己儿子面色十分难看,笑着说:

“凌儿,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儿,你长得好看,还不让人看了?

怎么,害怕看杀卫玠?”

萧凌听了没好气的看了自己母亲一眼。

长公主见儿子不高兴,便止住了笑意随即道:

“这样,我让人去给你打造个面具,你出门后戴上,你看如何?”

萧凌听后看了长公主一眼,这次总算是出了个正经主意。

“既然如此,就劳烦母亲做个银质的钟馗面具。”

长公主听了儿子的要求,又笑出声来。

看着萧凌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便站起身来走了。

第三日,萧凌上衙的时候戴着一面狰狞的钟馗面具,坐着马车去吏部。

连着几日都是如此。

第五日开始,吏部门口的人就逐渐少了。

因为这些小娘子们左等右等不见萧凌,自然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是像韦凝烟,秦英英,这种顶级世家的小娘子,打小就和萧凌见过的。

自是不屑于去吏部门口等着,而是直接递了帖子去长公主府上拜见,但是都被长公主回绝了。

京中本是一潭死水,却因着萧凌的出现,在女子和后宅掀起了一阵风。

太子听了下面传来的消息直乐。

皇帝听了却不断的摇头,这孩子在山上怕他出家,回了京中又有这么多麻烦,真是……

长公主又给萧凌找了几个凶神恶煞的护卫,上衙的时候当车夫,日常出行的时候开路。

这就导致,全京城都知道寿安郡王回了京中,但是除了众朝臣,其他不相干的人都没见过萧凌的真容。

休沐这一日,萧凌带着一面新做的木质普通面具,乘着马车去了谢府。

谢云堂早就在府上候着了。

谢云满自从那日后,心里就一直忐忑不安,这种感觉让他极为不舒服。

他不知道萧凌所求是什么,若是朝堂之事,跟自己说就行。

但是怕的就是与朝堂无关……

昨日他就交代母亲郑氏,说今日寿安郡王要来府上,让她约束好内宅家眷,不要往东院书房这边过来。

谁要是敢不听话闯进来,别怪他不客气。

郑氏看着二儿子阴恻恻的眼神,心中猛跳两下。

这谢府里,老爷子不在,虽说自己和夫君是长辈的,但实际说话管事儿是谢云满。

郑氏面色惊慌的看着谢云满问:

“儿啊,这寿安郡王来府上到底是何意啊?”

谢云满叹了口气道:“就是因为这目的不明,才不敢轻举妄动,不过我能看出来他所图甚大。”

郑氏听了惊慌道:“这怎么办?要不要给你祖父去封信问问?”

谢云满见自己母亲似乎被吓到了,缓和了一下神色道:

“我前天夜里已经给祖父去过信了,明后日应该就能收到回信。”

郑氏听了,抚了抚胸口道:“那就好。

你放心,明日我在府里看着,女眷谁都去不了东院。”

谢云堂,谢云满两人亲自引着萧凌去了东院书房。

萧凌看见谢云满的第一眼,确定了他的身份。

无他,因为谢云满和谢云玉是双生子,长相上除了脸型,眉眼五官都十分相似。

谢云堂和萧凌就瘦金体打开了话匣子,一边聊天,一边切磋,氛围十分融洽。

逐渐谢云堂发现寿安郡王也没有传闻中的那么冷清,为人还是比较随和的。

一开始的那点拘谨一点点消失,两人逐渐聊的顺畅起来。

谢云满没有说话,就这么安静的坐在一旁陪着。

偶尔给两人端茶倒水,对着书法画说几句自己的见解。

中午,谢云满让人做了一桌子的淮扬菜,看着青白相间,吃上去却味道鲜美。

萧凌似乎对饭菜很满意。

“这吃着像是江南的菜色?”萧凌道。

“我家祖上是江南道吴郡人士,祖父酷爱淮扬菜。

恰巧我那妹妹擅长庖厨,在原来菜色的基础上做了改进,才成了如今的味道。”

萧凌听了就知道,这是在说谢云玉。

因为他曾经吃过一包味道很好的炒松子,和一包酸甜可口的梅子糖。

“哦,那令妹的厨艺快赶上宫中的御厨了。”萧凌道。

说起来谢云玉,谢云堂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我那妹妹和二郎是双生子,打小就聪明,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一点就通。

但是却是女子之身,可惜不能参加科考。”

萧凌听着附和道:“是挺遗憾的。”

“那这笔瘦金体的字迹,想必你们兄妹三人都会了?”

谢云堂的性格跟他父亲的性格一样,务实本分,待人实诚。

听了萧凌的话道:“说来惭愧,这书法最初的字帖还是我妹妹在路边的一个旧书摊上帮我淘换的。

后来又加上祖父的琢磨,才成了如今的样子。”

当年的字帖,老爷子发现是谢云玉写的后,为了帮她遮掩才自己临摹了一遍给了谢云堂。

萧凌听了道:“令妹,秀外慧中。”

谁知谢云堂却叹了口气道:“她是聪明,但是想法也异于常人,常有离经叛道之言。”

说着说着,谢云堂忽然感觉话题怎么一直围绕着小妹,便笑着岔开话题。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