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3章

流言蜚语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顾长风很快就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基地所有人,“特聘顾问”这四个字,到底意味着什么。

三天后,他亲自带着后勤处的高处长,来到了苏晴居住的石屋。

彼时,苏晴正在院子里,教小海豚和小贝壳用贝壳和海草做一些简单的小手工。

看到顾长风一行人,苏晴的眼神没有丝毫变化,只是让孩子们自己玩,然后起身,拍了拍手上的草屑。

“顾指挥,有事?”她的语气,客气又疏离。

“任务。”顾长风开门见山,递给她一份文件。

“基地战士们的伙食问题,一直是个老大难。”他指着文件上的数据,言简意赅,“受限于运输和保鲜条件,新鲜蔬菜和肉类供应不足,海产品更是时有时无。这严重影响了战士们的营养和士气。”

“你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利用你的专长,为基地建立一个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海产供应点。”

他看着苏晴,目光深沉。

“这是对你能力的第一项正式考核。做好了,所有关于你身份的流言,不攻自破。做不好……”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而喻。

苏晴接过文件,快速地扫了一遍。

她心里跟明镜似的,这是考验,更是阳谋。

她如果拒绝,就坐实了“身份可疑、能力不符”的猜测。

她如果接受,就必须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展露更多的东西。

好一个两难的选择。

但对苏晴来说,这根本就不是选择。

她抬起头,迎上顾长风探究的目光,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见的弧度。

“没问题。不过,我需要绝对的指挥权和资源调配权。”

在她的专业领域里,她有绝对的自信。

你想看?

那我就让你看个够。

看到你心服口服,看到你怀疑人生。

顾长风没想到她答应得如此干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但立刻点头:“可以。”

接下来的两天,苏晴没有像任何人想象的那样,立刻带领渔民出海捕鱼。

她只是向顾长风要了两名懂工程的战士作为助手,每天都在基地周围的海岸线上勘察。

她最终将目光,锁定在了基地东侧一片巨大的、几乎被人遗忘的咸水潟湖上。

那是一片因为地质变动而被半封闭起来的内湾,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与外海相连,里面水质浑浊,杂草丛生,被所有人视为一片无用的废地。

第三天下午,在“深蓝计划”基地的临时会议室里。

顾长风、林政委,以及后勤处、工程处的所有负责人,全部正襟危坐。

他们都想看看,这位被指挥官力排众议推上来的“民间顾问”,到底能拿出个什么章程来。

不少人眼中,都带着一丝不以为然和看好戏的神色。

苏晴穿着一身干净的蓝色土布衫,头发利落地扎在脑后,抱着一卷自己手绘的图纸,走上了台。

她没有丝毫的怯场,脸上是常年不变的平静。

“我的方案,不是捕捞,而是养殖。”

她将图纸在黑板上展开,第一句话就让台下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养殖?

他们不是没想过,可在这海岛上,风浪那么大,圈个网箱都可能被台风一夜之间卷走,怎么养?

后勤处的高处长清了清嗓子,率先提出了质疑:“林顾问,你的想法是好的。但海水养殖技术难度太大,我们没有经验,也没有设备,风险太高了。”

“高处长说的没错,”苏晴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被质疑而有任何情绪波动,“传统的网箱养殖,确实不适合这里。所以,我的方案,是利用这片潟湖。”

她用教鞭指向图纸上那片废弃的潟湖。

“我的计划,是把它改造成一个立体的、可循环的生态海水养殖场。”

“生态养殖场?”

这个词,对在场的所有人来说,都像天书一样陌生。

苏晴没有理会他们的窃窃私语,她开始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方案,声音清晰而沉稳。

“第一步,清淤和改造。我们将拓宽并加固潟湖与外海的连接通道,并安装水闸。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每天的潮汐,实现养殖场水体的自动换水,保证水质的绝对新鲜。”

“第二步,功能分区。根据水深和水流的不同,我们将用隔离网,将潟湖分割成几个区域。深水区,我们可以养殖石斑鱼、鲈鱼这类高价值的底层鱼类。中水区,养殖对虾、梭子蟹。浅水滩涂,则用来养殖各种贝类,比如蛤蜊、扇贝、生蚝。”

“第三步,建立生态循环。我们不需要购买昂贵的饲料。我们可以在养殖场的特定区域,人工种植海带、紫菜和一些藻类。这些海藻不仅可以作为部分鱼虾贝类的天然饵料,还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鱼虾的排泄物,又可以为海藻提供养分。这就形成了一个小型的、自给自足的海洋生态系统。”

她一边说,一边用粉笔在图纸上勾画出水流的方向、功能的分区、物种的投放位置……

她的思路清晰无比,逻辑严谨得可怕,每一个数据都仿佛经过了精密的计算。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被她描绘出的那个宏大而精妙的养殖蓝图,给彻底镇住了。

之前还一脸质疑的高处长,此刻张大了嘴巴,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眼神里充满了不可思议。

这……这是一个渔村妇女能想出来的东西?

这简直就是一篇顶级的、可以直接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的学术论文!

顾长风坐在台下,他没有说话,但那双紧紧握在膝盖上的手,已经暴露了他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他死死地盯着台上那个侃侃而谈的女人。

她的自信,她的从容,她身上那种对整个局面的绝对掌控力……

那神态,那语气,那在阐述自己专业领域时闪闪发光的眼神……

和五年前,在海洋研究所的学术报告会上,那个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自己研究成果的苏晴……

一模一样!

会议结束时,苏晴放下教鞭,平静地总结。

“按照这个方案,三个月内,基地将实现海产品的初步自给。半年后,不仅能完全满足供应,甚至可以有盈余,用来改善渔村村民的生活。”

“我的报告,完了。”

全场,依旧是一片死寂。

良久,顾长风才缓缓站起身,带头鼓起了掌。

掌声从稀稀拉拉,到最后变成了雷鸣般的轰响。

这一刻,再也没有人敢质疑这位“林顾问”的能力。

他们看向她的眼神,充满了敬佩,甚至是……敬畏。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