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2章

与萧景玄达成合作的第二日,沈清欢醒来时,窗外已是天光大亮。她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昨夜的一切清晰得如同刚刚发生。那不是梦,她真的与那个权倾朝野、心思难测的摄政王,结成了危险的同盟。

梳洗时,云舒进来禀报,说府外有人送来一个不起眼的木匣,指明是给大小姐的。匣子很普通,没有任何标记。

沈清欢心中一动,屏退左右,独自打开木匣。里面没有信件,只有几样东西:一枚看似普通的玄铁令牌,上面刻着一个古朴的“暗”字;一张详细标注了京城几处看似寻常店铺、宅院位置的地图,旁边用极小的字注明了联络方式和暗语;还有一份薄薄的、关于近期几位御史动向的简报,其中重点圈出了两位素以“清廉刚直”闻名,却与安平伯府有过隐秘往来的御史。

效率真高。沈清欢拿起那枚冰冷的玄铁令牌,指尖传来沉甸甸的质感。这就是萧景玄承诺的“有限的信息和庇护”的一部分?这枚令牌,想必能调动他麾下部分暗卫或者资源。而那些据点,则是他的情报网络。至于这份简报……是给她的第一个任务?或者说,是考验?

“稳住京城,看好太子……”萧景玄的话在耳边回响。这两位御史,显然是二皇子或三皇子准备用来攻讦太子或者父亲的棋子。

沈清欢将地图和简报仔细记在脑中,然后将它们连同令牌一起,放入一个带夹层的首饰盒底层。这些东西,绝不能见光。

她需要尽快利用这些资源,但不能操之过急。首先,得让父亲那边有所防备。

午膳后,沈清欢照例去书房为沈擎磨墨。沈擎正对着一份兵部文书皱眉,见女儿进来,脸色稍霁。

“父亲可是为了北境增兵之事烦心?”沈清欢一边研磨,一边状似无意地问道。增兵之事在朝中争议颇大,主战派和主和派吵得不可开交。

“哼,一群尸位素餐之辈!”沈擎将文书拍在桌上,“只知空谈,不知边关将士疾苦!若非……”他顿了顿,似乎意识到失言,没再说下去。

沈清欢却敏锐地捕捉到了什么。若非什么?若非有人暗中阻挠?还是……情报有疑?

她放下墨锭,轻声道:“父亲,女儿昨日听静姝姐姐提起,说近来有几位御史风闻奏事,颇为活跃,似乎……对兵部一些将领颇有微词。女儿想着,父亲如今正为北境之事劳心,若是被些不必要的琐事纠缠,岂不烦扰?还是早做提防为好。”她搬出了林静姝,合情合理。

沈擎闻言,目光一凝:“哦?可知是哪几位御史?”

沈清欢报出了简报上圈定的那两个名字。

沈擎眉头锁得更紧,沉吟道:“张御史,王御史……这两人,平日倒是以敢言著称。”他眼中闪过一丝疑虑,显然也察觉到了不寻常。这两位御史以往弹劾的多是文官,近来却将矛头对准了军方将领,确实蹊跷。

“父亲心中有数便好。”沈清欢点到即止,不再多言。父亲是聪明人,只需稍加提醒,自然会去查证。

从书房出来,沈清欢心中稍定。提醒父亲的目的已经达到,接下来,便是利用萧景玄给她的资源,做更多的事情。

她回到自己院子,叫来云舒,低声吩咐:“你去西市‘陈记绸缎庄’,找他们的掌柜,就说我想订一批江南新到的软烟罗,要雨过天晴色的。若他问起是谁介绍来的,便说是‘故人荐,玄铁为凭’。”

云舒虽不解其意,但见小姐神色郑重,立刻记下,领命而去。

这是地图上标注的一个联络点,以及对应的暗语。沈清欢需要测试一下这条线是否畅通,同时也需要借助萧景玄的情报网,深入了解那两位御史,以及他们背后可能存在的势力。

安排完这些,沈清欢铺开纸张,开始梳理目前京中的局势。二皇子与安平伯府勾结,试图在北境做文章陷害父亲;三皇子对她和将军府的势力有所图谋,且与二皇子已有嫌隙;太子看似地位稳固,实则暗流涌动;而萧景玄……他站在太子一边,但似乎另有深意,且对宫闱有所忌惮。

她如今明面上是将军府嫡女,暗地里与萧景玄结盟。她能做的,是利用将军府的背景和女眷的身份,在京城贵女圈和官宦内宅中周旋,收集信息,影响风向,同时为父亲和太子稳住后方。

首要目标,是破坏二皇子利用御史弹劾的计划。

几天后,云舒带回了“陈记绸缎庄”的消息,对方确认了暗语,并表示会尽力满足沈小姐的需求,同时递回了一个小小的蜡丸。

沈清欢捏碎蜡丸,里面是一张更详细的纸条,列出了那两位御史近期收受安平伯府“馈赠”的具体时间、地点和金额,甚至还有一两个经手人的名字。证据算不上铁证如山,但足以让那两位御史身败名裂,也让安平伯府惹上一身骚。

萧景玄的情报网,果然厉害。

沈清欢没有立刻将这些证据抛出去。打草惊蛇并非上策。她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让这些证据发挥最大的作用,最好能同时重创二皇子一党和安平伯府。

时机很快到来。

十日后,皇后在宫中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品茶会,邀请了不少宗室女眷和重臣夫人。沈清欢自然在列。

品茶会设在御花园的暖阁里,气氛融洽。期间,一位与瑞亲王妃交好的郡王妃,无意间提起了近来朝中御史风闻奏事的风气,言语间颇为不满。

瑞亲王妃性子直爽,当即冷哼道:“有些御史,打着清廉的幌子,背地里却未必干净!不过是些被人当枪使的蠢货!”

这话一出,几位夫人纷纷附和。沈清欢安静地坐在林夫人身边,适时地轻声接了一句:“王妃说的是。臣女也听闻,有些人心术不正,专爱捕风捉影,构陷忠良。家父近日为边关军务忧心,若还要分神应对这些无稽之谈,着实令人气愤。”

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在场几位夫人的耳中。立刻便有夫人关切地询问沈将军近况,言语间对背后构陷之人充满鄙夷。

沈清欢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她不需要直接指控谁,只需在合适的场合,借助有分量的人之口,将“御史构陷忠良”的印象散播出去。京中贵妇圈的消息传播速度极快,用不了多久,这种舆论就会形成一种压力。

品茶会结束后不久,沈清欢通过“陈记绸缎庄”的渠道,将部分关于那两位御史收受好处的证据,匿名透露给了一位与太子交好、且与那两位御史素有嫌隙的官员。

数日后,朝堂之上风云突变。

那位太子一派的官员率先发难,弹劾张、王二位御史收受贿赂,品行不端,并出示了部分证据。虽然证据不算十分充分,但在瑞亲王妃等人有意无意的推波助澜下,“御史构陷忠良反被揭发”的舆论迅速发酵。

皇帝震怒,下令彻查。张、王二位御史被停职反省,安平伯府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虽未伤筋动骨,但名声大损,短时间内恐怕不敢再轻易动用言官的力量。

二皇子试图利用御史弹劾沈擎进而打击太子的计划,尚未正式启动,便胎死腹中。

消息传回将军府,沈擎拍案叫好,连日来的郁气一扫而空,对女儿之前“无意”的提醒更是深感欣慰。

沈清欢得知结果,只是淡淡一笑。这只是开始。

是夜,她坐在窗前,望着那轮渐圆的月亮。合作的第一步,她完成得还算漂亮。既展现了能力,也未逾越萧景玄划定的界限。

窗外没有叩击声,但她知道,他一定知晓了这一切。

她在明,他在暗。她落子,他观望。

这盘棋,越来越有意思了。

下一步,该轮到那位贼心不死的三皇子,还是……那个隐藏在宫闱深处的阴影?

沈清欢指尖轻轻敲击着窗棂,眸色深沉。

无论对手是谁,她都已做好准备。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