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2章

盛夏的喧嚣与荣光,如同黄土高原上骤然而至的雷雨,来得猛烈,去得也快。当半山村那场轰动全县的表彰大会尘埃落定,当县委书记的座驾卷起的尘土最终消散在村口,张家窑洞前,终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然而,那份深植于家人心底的喜悦、自豪以及对未来更坚定的期盼,却如同被春雨浸润的泥土,深沉而肥沃。

喧嚣过后,生活终究要回归它本身的轨迹。但有些改变,已然在无声无息中发生。

夜深人静,租住的小屋里,弟弟张磊早已在母亲轻柔的摇篮曲中沉沉睡去,小脸上还带着白日里兴奋残留的红晕。张诚却没有丝毫睡意,他盘膝坐在炕上,意识沉入了系统空间。

光幕上,积分余额清晰地显示着:646点。

这是一笔前所未有的“巨款”。之前完成“道基初筑”和“独行之巅”任务获得的丰厚奖励,让他终于有了些许“阔绰”的底气。他的目光在系统商城的物品列表上快速扫过。那些动辄数千上万积分的黑科技图纸、知识灌输依旧遥不可及,但他的目标,并非它们。

他的视线,最终定格在了一样之前就留意过,但当时积分捉襟见肘未能兑换的物品上:

【身体强化液(初级)】:温和渐进地改善服用者体质,小幅提升细胞活力、免疫力、基础力量及耐力,优化新陈代谢。效果可叠加,无副作用。兑换价格:20积分/支。】

描述简单,却正中张诚下怀。他自己经过两次初级体质药丸的改善,深知一个健康体魄的重要性。学神之路漫长,没有强大的身体作为支撑,再聪明的大脑也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持续运转。而他的家人——父亲常年在工地劳累,母亲奔波于城乡之间,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弟弟也正值成长关键期——他们的健康,更是张诚内心深处最大的牵挂。

“就是它了!”张诚心念一动,没有丝毫犹豫。

【兑换身体强化液(初级)x6,消耗积分120点,剩余积分526点。】

六支约莫手指粗细、装着淡蓝色晶莹液体的玻璃管,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系统储物空间内。液体在意识感知中微微荡漾,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若有若无的生命气息。

接下来的几天,张诚开始了他的“秘密行动”。

每天清晨,母亲李秀兰都会烧好一壶开水,晾温后灌入家里的几个军用水壶,供家人一天饮用。张诚便趁着母亲不注意的间隙,小心翼翼地将一支身体强化液分别倒入不同的水壶中,轻轻摇晃均匀。淡蓝色的液体遇水即溶,无色无味,没有丝毫异常。

给爷爷奶奶的那份,他是在周末全家回村时,如法炮制。看着爷爷奶奶端着掺了“料”的水,如同往常一样喝着,嘴里还念叨着“咱诚娃就是懂事,知道给爷爷奶奶倒水”,张诚的心中既有几分恶作剧般的窃喜,更有一种沉甸甸的欣慰与期盼。

他自己,也选择在一个安静的夜晚,服下了属于自己的那一支。依旧是那股熟悉的、温和的暖流涌向四肢百骸,如同最细腻的春雨,无声地滋养着每一寸肌肉、骨骼,驱散着连日来积累的细微疲惫,带来一种充满活力的轻盈感。效果比单一的体质药丸似乎更胜一筹,显然是“可叠加”效果在发挥作用。

变化是潜移默化的,并非立竿见影的脱胎换骨。

母亲李秀兰最先感觉到不同。她发现自己每天在镇上和村子之间奔波,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感到腰酸背痛,精力也旺盛了不少,以前夜里常常因为劳累睡不安稳,现在却总能一觉到天亮,醒来后神清气爽。她只当是心里高兴,人逢喜事精神爽,并未多想。

父亲张建军在返回省城工地前,也隐约觉得自己的力气好像比之前大了些,扛水泥包似乎没那么吃力了。他憨厚地一笑,归功于“儿子争气,干活都有劲了”。

爷爷奶奶的变化则更为明显一些。爷爷张满仓感觉困扰自己多年的老寒腿,在这个夏天过后,酸痛感减轻了许多,走起路来都轻快了些。奶奶也觉得眼花的情况似乎有所改善,穿针引线不再那么费劲。老两口私下里嘀咕,都说是“诚娃带来的福气,连带着咱们的身子骨都硬朗了”。

最明显的是小张磊。这孩子原本就活泼好动,喝了那“特殊”的水后,更是如同雨后春笋般蹿高了一小截,脸色红润,精力充沛得吓人,几乎从不生病,连感冒咳嗽都少了。母亲李秀兰只当是孩子长大了,自然强壮,心中欢喜不已。

张诚将家人的这些细微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积分花得值!没有什么比家人的健康更让他感到安心和满足。这无声的守护,是他目前所能给予家人最好的回报。

……

时光匆匆,打马而过。炎热的盛夏被几场秋雨浇透,渐渐收敛了暑气,天空变得高远湛蓝。两个月假期,就在这种宁静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父亲张建军再次背起行囊,踏上了前往省城的列车。这一次,他的步伐更加坚定,背影虽然依旧辛劳,却仿佛充满了无穷的力量。他知道,儿子在家乡为他、为这个家,挣来了前所未有的脸面和实实在在的奖励,他必须更加努力,为儿子的未来铺平道路。

紧接着,便是张诚高中生活的开启。

县一中对此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校长亲自协调,就在学校围墙外不远处的一个教职工家属院里,为张诚母子安排了一间两室一厅的房子!虽然家具简单,但水电齐全,干净整洁,比之前在镇上租住的条件好了太多。最关键的是,距离学校仅一墙之隔,方便至极。

更令人感动的是,学校明确表示,免除一切租金!并且,为了保障张诚的营养和母子二人的生活,学校每月还会从专门的“人才培养基金”中拨付1000元的生活营养费!

在这个普通工人月薪不过千元的年代,每月1000元,足以让母子二人在县城过得相当宽裕。当校长亲自将第一个月的费用交到李秀兰手中时,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激动得手足无措,连连推辞。

“使不得!使不得!校长,学校能给诚娃上学,还给安排了住处,我们已经感激不尽了,这钱我们不能要!”

“李秀兰同志,你就收下吧!”校长语气诚恳,“张诚同学是我们县一中的宝贝,更是我们全县的希望!保证他的营养,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学习,是我们学校应尽的责任!这不仅是为了张诚,也是为了我们学校的荣誉,更是为了我们县教育的未来!”

最终,在校长和几位老师的再三劝说下,李秀兰才红着眼眶,颤抖着接过了那叠沉甸甸的钞票。她知道,这不仅仅是钱,更是学校、是县里对儿子沉甸甸的期望。

与此同时,弟弟张磊的上学问题也得到了圆满解决。县教体局特事特办,直接将张磊的学籍转入县城的中心小学,并且安排了专门的老师负责对接,确保他能顺利融入新的学习环境。这样一来,母亲李秀兰便能同时照顾到两个儿子,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奔波于城乡之间。

开学前夕,母子三人搬进了学校安排的新家。李秀兰里里外外打扫得纤尘不染,看着宽敞明亮的房间,摸着崭新的书桌,她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感激。她知道,从今往后,他们回半山村老家的次数将会大大减少,可能一学期才能回去一趟。对爷爷奶奶和那片黄土地的思念固然会有,但为了儿子的前程,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诚站在新房间的窗前,望着不远处县一中熟悉的校舍轮廓,眼神平静而深邃。新的环境,更高的起点,更优渥的条件……这一切都是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换来的。但他知道,这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而已。

系统的科技树上,数学等级1(640/1000)的经验条清晰可见,剩余的526点积分也在静静等待。高中知识对他而言早已没有任何秘密,他甚至已经开始利用系统奖励的经验带来的高维视角,去啃噬更高层次的数学、物理理论。

他的征途,是那浩瀚无垠的学海,是那亟待点亮的科技树顶端。县一中,将是他蛰伏、积蓄,然后一飞冲天的下一个发射台。

秋风送爽,带来了新学期崭新的气息。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着准备晚餐,弟弟在新房间里好奇地探索,张诚则缓缓摊开了桌上那本刚刚送来的、大学级别的《高等数学导论》。

窗明几净,岁月静好。但平静之下,一股追求知识与真理的磅礴力量,正在这个七岁少年的体内,悄然涌动,蓄势待发。新的篇章,已然翻开。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