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小说,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免费阅读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作者:独孤浪子天涯客

字数:222900字

2025-10-06 19:37:49 连载

简介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是一本引人入胜的都市脑洞小说,作者“独孤浪子天涯客”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张诚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总字数222900字,喜欢都市脑洞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系统的判定,如同一位绝对公正的法官,准时而又冰冷地呈现在张诚的意识深处。

【叮!任务完成!】

【影响力评定:A级(影响力覆盖全市范围-两区六县)。】

【奖励发放:积分+500,经验值+500。】

看着光幕上那清晰无比的“A级”评定,张诚的嘴角微微勾起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果然如此。省级的轰动终究未能达成,毕竟,这只是一个中考,信息传递的壁垒和事件本身的“常规”上限,限制了影响力的进一步扩散。至于后面那诱人无比的S级、SS级乃至SSS级,他本就未曾奢望,此刻自然也无半分失落。

“A级……已经赚大发了吧”他在心中轻笑一声。500积分,500经验值!这几乎抵得上他之前辛辛苦苦完成数个高难度任务的总和!一股巨大的丰收喜悦感瞬间冲遍全身,让他几乎要维持不住脸上那惯常的平静。

没有丝毫犹豫,他心念微动,将这海量的500点经验值,再次全部灌注到数学学科之上。刹那间,他感觉自己的思维仿佛被投入了一个无形的熔炉,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淬炼与升华。脑海中那些原本还有些模糊的高等数学概念、复杂的数理逻辑链条,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透彻,甚至能自发地进行推演与延伸!

【数学:等级1(640/1000)】

经验条以一种令人心悸的速度猛然蹿升,直接越过了一半的门槛!点亮第二级数学科技树,已然指日可待!这意味着,他将能看懂、掌握更前沿、更深邃的数学知识,为后续点亮其他科技树分支,打下近乎决定性的坚实基础。

积分余额也暴涨至646点!一笔真正的“巨款”!张诚强压下立刻去系统商城“挥霍”一番的冲动,将注意力拉回到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的“轰动效应”,此刻正以另一种方式,如同潮水般向他涌来。

就在中考成绩公布、张诚“九科全满分,七岁上高中”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遍全县,并迅速蔓延至全市(这正符合系统A级影响力的判定)后,张家那间在镇上的租住房,以及半山村老家的窑洞,就再也没有安宁过。

首先找上门来的,是市一中的招生办主任,一位戴着金丝眼镜、气质儒雅的中年男子。他带来的条件优厚得让母亲李秀兰几乎窒息:学费、住宿费、学杂费全免,每年提供一万元的“天才培养”专项奖学金,安排单独宿舍方便母亲陪读,甚至承诺联系市里的专家,为张诚制定“个性化”的超常教育方案。

“张诚同学,你的天赋在市里才能得到最好的发挥!我们一中拥有全市最好的师资、最先进的实验室,还有奥赛金牌教练团队!留在我们这里,我们保证你三年后直通清北,甚至冲击国际奥赛金牌!”主任的话语充满了诱惑力。

紧接着,省城那几所声名赫赫的重点高中的招生老师也接踵而至。他们开出的条件更是惊人,不仅学费全免、高额奖学金,还承诺提供国际交流机会,由特级教师一对一辅导,言语之间,仿佛张诚只要点头,省状元的桂冠和名校的保送资格就已经唾手可得。

“张诚同学,省城的平台不是市县可比的!在这里,你能接触到最顶尖的同学,最前沿的学术氛围!你的未来,应该是星辰大海,不应该被局限在一个小县城里!”省城来的老师语气激昂,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迫切。

面对这些足以让任何学生和家长头晕目眩的优厚条件,张诚却始终保持着令人费解的冷静。他礼貌地接待每一位老师,认真地倾听他们的每一句承诺,但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却看不到丝毫的动摇。

母亲李秀兰和匆匆从省城赶回来的父亲张建军,被这阵势弄得手足无措。他们本能地觉得,儿子去市里、省城似乎更好,但看到儿子那沉静的表情,他们选择了沉默,将决定权完全交给了张诚。

“诚娃,你……你是怎么想的?”夜里,一家四口挤在租住的小屋里,张建军终于忍不住问道。李秀兰也紧张地看着儿子,连小张磊都似乎感受到了气氛的凝重,乖乖地坐在哥哥身边。

张诚放下手中的书,看着父母,语气平和却坚定:“爸,妈,市里、省城确实很好。但我觉得,没必要。”

“没必要?”张建军和李秀兰面面相觑。

“嗯。”张诚点了点头,缓缓说出自己的理由,“高中那些知识,我在哪里学都一样,靠我自己足够了。没必要非得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而且,”他顿了顿,目光看向窗外漆黑的夜空,仿佛能穿透距离,看到那片生他养他的黄土高原,“咱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好不容易出了我这么个中考满分,我要是走了,县里的教育名声怎么办?教体局的局长、一中的校长、还有那么多老师,都为我破了例,出了力。我不能考出了成绩,就扭头去了别家。”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他还有一层更深的意思没有说出口:以他的学习进度,在高中根本待不了多久,很快就会再次跳级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进入更高阶段的学习。频繁更换环境,反而麻烦。留在县一中,自由度或许更高,也能更好地掩饰自己的特殊。而且,帮助这个贫困的家乡提升一点名声,在他有能力的情况下,是他愿意做也应该做的事情。

张建军和李秀兰听着儿子的话,怔了半晌。他们从未想过,年仅七岁的儿子,思考问题竟然如此周全,甚至带着一种……家国乡土的情怀?一股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涌上心头,有骄傲,有震撼,更有一种深深的自豪。

“好!爸听你的!”张建军重重一拍大腿,“咱就留在县一中!哪儿也不去!”

第二天,张诚便通过班主任王老师,正式而委婉地回绝了所有市重点、省重点高中的招揽,明确表示自己将留在本县,入读T县第一中学。

消息传出,T县教体局和T县一中彻底沸腾了!

教体局局长拿着电话,听着下属的汇报,激动得直接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上洋溢着难以置信的狂喜:“好!好!好啊!张诚同学……不,张诚这孩子,了不得!不仅学习好,这品格,这心性!知恩图报,心系家乡!这是我们县的宝贵财富啊!”

T县一中的校长更是高兴得差点晕过去,抓着几位副校长的手,语无伦次:“快!快准备!最好的班级!最好的老师!不,我们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培养小组!一定要给张诚同学最好的学习环境!不,这还不够……我们要马上向县里汇报这个大喜讯!”

喜讯层层上报,最终传到了县里一把手的耳中。这位平日里日理万机、表情严肃的县委书记,在听闻此事后,先是惊讶,随即抚掌大笑:“了不得!七岁神童,中考满分,拒绝了省市名校的橄榄枝,毅然选择留在家乡!这是我们县教育战线取得的巨大成绩,也是我们县精神文明建设结出的硕果!这是一个典型!一个标杆!”

他当即做出指示:“准备一下,我要亲自去半山村,慰问张诚同学和他的家人!我们要大张旗鼓地表彰,要让全县人民都知道,我们县也能培养出这样优秀的人才,而且这样的人才,愿意留在家乡!”

于是,一场规模空前的“送荣誉下乡”活动,迅速被提上日程。

这一日,天空湛蓝如洗,阳光炽烈地照耀着黄土高原。通往半山村的崎岖土路上,罕见地出现了一支由几辆黑色小轿车和一辆电视台采访车组成的车队,卷起漫天尘土,缓缓驶来。

村口,早已得到了消息的村主任,激动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几天前就开始张罗。他亲自带着村干部,将村口到张诚家的土路细细清扫了一遍,又找来了红纸毛笔,写了十几条“欢迎县领导莅临指导”、“热烈祝贺张诚同学中考夺魁”的横幅,歪歪扭扭地挂在路边的土墙和树干上。

他跑到张诚家,拉着爷爷张满仓和奶奶的手,声音都在发颤:“满仓叔,婶子!天大的喜事!县里大领导要亲自来咱家看诚娃了!这可是咱们半山村开天辟地头一遭啊!咱们可得准备周全,不能丢了咱村的脸面!”

爷爷奶奶被这突如其来的阵势吓住了,只会连连点头。很快,消息像风一样传遍了整个村子,甚至邻近的村落。张家那些沾亲带故的亲朋好友,近的如四位姑姑姑父全家,远的连八竿子才打得着的远房表亲,全都拖家带口,蜂拥而至。张家那原本还算宽敞的院子,此刻被挤得水泄不通,人声鼎沸,比过年还要热闹十倍。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与有荣焉的兴奋与自豪。

“我就说诚娃不是池中之物!看看,连县太爷都惊动了!”

“建军和秀兰真是好福气啊!生了这么个文曲星!”

“咱们老张家祖坟真是冒了青烟了!以后看谁还敢说咱们村出不了人才!”

大姑、二姑、三姑、四姑和姑父们忙着端茶倒水,招呼客人,脸上笑得像朵花,腰杆挺得笔直,仿佛接受表彰的是他们自己。小辈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好奇又崇拜地看着被爷爷奶奶紧紧搂在怀里的张诚。

父亲张建军和母亲李秀兰今天特意换上了自己最体面的衣服,站在窑洞门口,迎接络绎不绝的道贺乡邻。两人的嘴角从早上起来就没合拢过,脸上因激动而泛着红光,眼神里充满了如梦似幻的喜悦与荣耀。小张磊也被母亲打扮得像个福娃娃,被这个抱抱,那个摸摸,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懵懂与兴奋。

张诚被爷爷奶奶一左一右护在中间,坐在炕沿上。他看着眼前这如同沸水般热闹的场景,感受着家人那几乎要满溢出来的幸福与骄傲,心中暖流阵阵。前世的落魄与遗憾,在这一刻,似乎都被这浓烈的乡土温情与家人的扬眉吐气所洗刷、所治愈。

就在这时,村口传来了喧天的锣鼓声和鞭炮声——县领导的车队到了!

县委书记在教育局长、一中校长以及镇上主要领导的簇拥下,笑容满面地走进了张家院子。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过去,院子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领导亲切地与张建军、李秀兰握手,又弯下腰,和蔼地摸了摸张诚的小脑袋,眼中满是惊叹与赞赏:“张诚同学,了不起啊!你为我们全县争了光!我代表县委、县政府,也代表全县人民,向你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随即,一场简短而隆重的现场表彰会在张家院子里举行。县委书记亲自将一个装着两万元现金的纸包递到张诚手中,声音洪亮地宣布:“鉴于张诚同学取得的优异成绩及其心系家乡、不忘根本的优秀品质,县委县政府特此奖励人民币两万元,以资鼓励!希望张诚同学戒骄戒躁,再接再厉,未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哗——!”

两万元!在这个贫困县,对于一个农村家庭而言,这无疑是一笔惊天巨款!现场爆发出了更加热烈的掌声和惊呼声!爷爷奶奶激动得老泪纵横,父亲张建军紧紧握着母亲李秀兰的手,两人都热泪盈眶。这笔钱,不仅是对儿子成绩的肯定,更是对这个家庭莫大的支持与慰藉!

县教育局长和一中校长也当场表态,县一中将免除张诚高中三年的一切学杂费用,并设立专项奖学金,配备最强的师资力量,确保张诚同学能在最好的环境下学习成长。

记者手中的相机闪光灯不停闪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七岁神童,中考满分,拒绝名校,留乡报效,县委书记亲自下乡表彰……这一切的元素,都足以构成一个轰动全市的新闻热点!

表彰结束后,领导们又在张家逗留了许久,与家人亲切交谈,询问困难。张家院子里,欢声笑语直冲云霄,浓郁的喜庆气氛仿佛将整个半山村都笼罩其中。

夜幕降临,喧嚣终散。

亲朋好友们逐渐离去,但脸上的兴奋与谈论的热情却丝毫未减。张家窑洞里,虽然疲惫,却洋溢着前所未有的幸福与满足。

爷爷奶奶摩挲着那个巨大的“红包”牌匾,依旧觉得如同做梦。父亲张建军将两沓厚厚的百元大钞小心翼翼地收好,对李秀兰说:“这钱,一分不动,都给诚娃存着,将来上大学用!”

母亲李秀兰看着坐在灯下,依旧平静地看着书的儿子,又看看在身边已然熟睡、嘴角还带着笑意的小儿子,只觉得此生所有的辛劳与付出,都在今日得到了加倍的回报。

张诚放下书,走到父母和爷爷奶奶身边,轻声道:“爸,妈,爷爷,奶奶,今天你们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奶奶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声音哽咽,“我娃争气,奶奶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窗外,半山村的夜晚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白日的喜庆与荣光。繁星点点,如同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这片土地上发生的奇迹。

张诚知道,这只是他学神之路上的一个小小驿站。A级的奖励丰厚无比,为他接下来的征程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县一中的高中生活,将是他蛰伏与积累的下一站。他的目标,早已超越了世俗的赞誉与金钱,投向了那系统科技树上,更高、更远、更加璀璨的星辰大海。

但今夜,他愿意沉浸在这份浓浓的亲情与乡情之中,享受这份来之不易的、属于平凡家庭的、极致的光荣与梦想。他的嘴角,也终于露出了一个符合他此刻年龄的、纯净而开心的笑容。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