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两宋元明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作者“酸酸的橙子”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朱慈烺形象。本书目前连载,赶快加入书架吧!
大明,我皇太子,逆天改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4章
看到朱慈烺正与赵元华谈话,两个身形肥胖的太监脸上立刻堆起谄媚的笑容,快步上前躬身施礼:“奴婢参见殿下!”
朱慈烺回头打量着二人——他们胖得几乎快走不动路,腰间的玉带被赘肉挤得快要崩开,一看便知平日里养尊处优。
他不动声色,淡淡道:“免礼。”
“谢殿下!”其中一个太监搓着手,满脸堆笑,“不知殿下突然驾临,奴婢们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殿下一路辛苦,不如移步奴婢府上用些清茶?”
这两个太监,正是兵仗局掌印太监李长根与刘福生。
别看他们是宦官,却在宫外置办了豪宅,甚至娶了“妻子”,日子过得比朝中勋贵还要奢侈。
这些花销,全靠克扣工匠饷银、倒卖生铁和劣质火器得来。
他们生怕朱慈烺在工坊多待,暴露贪腐的猫腻,才急着要把人引走。
朱慈烺此行本就是为了整顿兵仗局,怎会轻易离开?
他压下心中的厌恶,脸上依旧挂着笑容,问道:“两位大伴,孤倒想问问,兵仗局王恭厂如今有多少铁匠和工人?”
李长根与刘福生对视一眼,暗自交换了个眼神。
他们早料到太子会问此事,早已备好说辞。
李长根躬身答道:“回殿下,早年兵仗局人多,如今世道艰难,不少人另谋出路,只剩一千三百人;安民厂那边,还有五百人。不知殿下问这个,是有何吩咐?”
在他们看来,自己是二十四衙门八局之一的掌印太监,一个七岁太子掀不起什么风浪。
毕竟明末官场贪腐成风,哪有不捞好处的官员?
只要敷衍过去,这事便能不了了之。
朱慈烺突然收敛笑容,眼神变得冰冷,沉声道:“传孤令旨,命兵仗局、安民厂所有工匠立即到王恭厂集合,孤要亲自训话!”
这话让两个太监瞬间慌了神。
他们上报的人数本就是假的,真要集合工匠,立马就会露馅。
但二人很快镇定下来,李长根依旧笑着,语气却带着几分推脱:“殿下,工匠们都在赶造火器,耽误不得;而且安民厂离这儿远,短时间内很难到齐。不如明天一早,奴婢们提前通知,再让大伙集合?”
朱慈烺心中冷笑。
明天?
给他们时间,指不定会雇些流民来充数,糊弄自己。
他断然拒绝:“不行!立即传令,两炷香时间内,所有工匠必须到齐!若是延误,孤拿你们是问!来人,点香!”
“遵命!”岳洋立即让人点燃一炷香,火苗“滋滋”跳动,倒计时悄然开始。
李长根与刘福生额头冒出冷汗,却不敢再反驳,只能硬着头皮让人去传令。
为了“平息”太子的怒火,刘福生悄悄上前,塞给朱慈烺一张银票,压低声音道:“殿下,奴婢知道皇爷内帑不宽裕,这是奴婢孝敬殿下的酒水钱,还请殿下收下。”
朱慈烺拿起银票一看,竟是一千两白银。
他毫不客气地收进口袋,心中暗道:“送上门的银子,不吃白不吃。”
两炷香的时间转瞬即逝,朱慈烺看着院子里稀稀拉拉站着的工匠,对胡宝、袁贵挥挥手:“去,清点人数。”
“遵命!”二人很快数完,回来禀报:“回殿下,总共八百六十人。”
朱慈烺的目光立刻投向李长根与刘福生,语气冰冷:“你们方才说,两厂共有一千八百人,如今只到了八百六十人,剩下的人去哪儿了?”
李长根与刘福生没想到太子收了银子还会追问,一时有些慌乱,但很快镇定下来,找借口道:“殿下有所不知,剩下的人要么生病,要么家中有事,没能赶来。明天奴婢一定让他们全部到齐,一个不少!”
“哦?”朱慈烺挑眉,伸手道,“把工匠的登记册拿来!孤派人去他们家中核查,若是发现你们撒谎,定斩不饶!”
这话戳中了二人的痛处,那些“失踪”的工匠,早就因为饷银被克扣,逃去别处谋生了,哪里还查得到?
见瞒不下去,他们“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殿下饶命!实不相瞒,那些人前些日子已经逃走了。奴婢们这就想办法招人,十天内一定把工匠补齐!”
“补齐?”朱慈烺怒极反笑,“你们吃空饷、倒卖生铁,打造的火器全是劣质品,频频炸膛,害死了多少将士!如今将士们宁愿用冷兵器,也不敢用火器,你们可知罪?火器是大明的国之重器,你们却把兵仗局当成敛财的工具,这是欺君罔上、祸国殃民!来人,把这两个奸贼拿下,送昭狱严审!”
“遵命!”两个锦衣卫立即上前,就要将二人架走。
李长根却猛地挣脱,梗着脖子喊道:“殿下!奴婢乃朝廷八局掌印太监,没有皇帝圣旨,就算是太子,也无权处置我们!请殿下自重!”
按规矩,确实如此。
但朱慈烺办事,从不受规矩束缚。
他上前一步,抬手一巴掌扇在李长根脸上,“啪”的一声脆响,李长根被扇得踉跄着后退两米多远,几颗牙齿混着鲜血掉在地上,当场晕了过去。
刘福生吓得浑身发抖。
他没想到,一个七岁孩子竟有如此大的力气!
他“扑通”跪倒,连连磕头求饶:“殿下饶命!奴婢有钱!只要殿下放过奴婢,奴婢给您十万两银子!不,二十万两!”
“二十万两?”朱慈烺冷哼一声,“一个太监竟有这么多银子,看来你们贪墨的赃款,远不止这些!孤想要银子,自然会去你们府上取,何必留着你们这两个蛀虫?杀!”
“遵命!”岳洋抽出尚方宝剑,寒光一闪,刘福生的脑袋便滚落在地,鲜血喷溅了一地。
随后,他又上前将李长根摇醒,让他亲眼看着自己被斩首。
目睹两个掌印太监当场被杀,工坊里的工匠们吓得纷纷跪倒在地,大气都不敢出。
朱慈烺却毫不在意,继续下令:“来人,通知李若琏、高文采,立即查抄李长根、刘福生的府邸,所有赃款、赃物全部充公!让黄得功把那些劣质火器都拉进来!”
“遵命!”
待命令传达下去,朱慈烺才转向瑟瑟发抖的工匠们,语气缓和下来:“大伙都平身吧。”
工匠们迟疑着站起身,眼神中满是畏惧。
朱慈烺看着他们面黄肌瘦的模样,沉声道:“以往你们受的苦,孤都知道。从今天起,你们的饷银,每月准时发放,绝不会再被克扣。只要你们用心打造火器,为孤造出合格的兵器,孤定不会亏待你们!”
听到“饷银准时发放”,工匠们眼中瞬间燃起希望,纷纷跪倒在地,激动地高呼:“谢皇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