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在线免费阅读大明:我成永乐大帝,爹你没死啊完整小说

大明:我成永乐大帝,爹你没死啊

作者:牧岛主

字数:145222字

2025-10-24 11:54:21 连载

简介

喜欢看历史古代小说,一定不要错过牧岛主写的一本连载小说《大明:我成永乐大帝,爹你没死啊》,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45222字,这本书的主角是朱元璋朱棣。

大明:我成永乐大帝,爹你没死啊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燕军灵璧大捷的消息,像惊雷滚过荒原,江淮惶恐,天下震动。

燕王阵斩十万,受降二十万,俘获辎重粮草无数。

此战,让天下人重新认识了朱棣的恐怖战力。

即便是霸王再生,也不过如此。

锐不可当,无人能敌。

朱棣没有给朝廷任何喘息的机会,灵璧之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他已整饬大军,马不停蹄地南下。

扬州。

扬州自古便是江南重镇,富庶繁华。

燕军兵临城下,守将早在看见燕军先锋旗时就腿软了,跑下城头,跪在朱棣面前。

“恭迎燕王殿下,末将愿献城池,保一方百姓。”

燕军入城,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井然有序。

休整一夜,随即燕军到达瓜口。

这里是渡江最佳位置。

瓜口同样不战而降。

朱棣立在帅船船头,望着东流的长江,心中豪气万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接下来的过江,简直不要太顺利,没有遇到任何抵抗,直达镇江。

燕军抵达时,镇江城门大开。

更令人惊叹的是,百姓们自发走上街头,提着篮子,捧着茶水,夹道欢迎。

这一幕,让朱棣嘴角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微笑。

民心可用。

再往前,就是南京了。

……

西宫内,朱元璋等着灵璧之战的消息。

他正把茶盏往案上一放,斜靠在龙椅上,带着看戏的闲淡,拭目以待谁胜谁赢。

“老刘,你说这场仗要打多久?”

刘三吾躬身道:“回陛下,臣以为至少半个月,燕王虽勇,可李景隆五十万大军也不是吃素的。”

朱元璋点点头,“说不定李景隆真能给朱棣造成麻烦,即便朱棣胜了,前边还有长江天堑。”

他话音未落,锦衣卫指挥使宋忠急匆匆跑进来,差点撞翻门口的鎏金铜鼎。

朱元璋眼睛一瞪,“冒冒失失的,成何体统!”

宋忠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陛下,灵璧之战,燕军大胜,李景隆大军死者降者三十余万,辎重粮草丢弃不计其数,李景隆跑了,五十万大军,连两个时辰都没撑住。”

“什么?”

朱元璋噌一下站起来,衣袖将案上茶盏打翻在地,四分五裂。

他急吼吼拿过战报一看,惊讶得合不拢嘴。

“两个时辰,就打完了?”朱元璋艰难咽下一口唾沫,只觉得匪夷所思。

这可是六七十万人的大会战啊。

太快了。

老四是怎么做到的?

一个月从北平打到南京,即便是战神,也不过如此吧。

可下一刻,他突然就怒了。

“李景隆的军队都是大明南征北战的开国之师,怎么成这副熊样儿了?就是五十万头猪,杀一个月也杀不完吧!”

刘三吾战战兢兢道:“陛下息怒,燕军有新式火炮,朝廷大军军心已乱,所以……”

朱元璋打断他,眼中怒火更盛,“李景隆就是猪,还有朱允炆,也是猪。”

他的胸口剧烈起伏,忽然觉得一阵疲惫。

为了扶朱允炆上位,他杀了那么多人,可没想到他连守成的本事都没有,简直就是扶不起的阿斗。

还不如阿斗呢!

想到此,朱元璋转头瞪着刘三吾,眼神像刀子似的。

“当年你劝咱立朱允炆,咱听了你的,现在倒好,你不害臊,咱都觉得害臊。”

扑通一声,刘三吾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大气不敢喘。

谁他妈想到朱允炆这么拉胯,还有李景隆,直接拉了一坨大的。

好在朱元璋没有继续深究。

“咱倒要看看,朱棣接下来还能玩出什么花样。”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情绪。

东宫的气氛,跟西宫一样压抑。

朱棣大军离南京不过二十里,朱允炆瘫坐在椅子上,脸色苍白如纸,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娘,燕王兵临城下,怎么办啊?”

吕氏面色冷峻,气得浑身发抖。

“既然如此,你就出城投降,说不定燕王你可怜,会封你一个亲王。”

朱允炆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希冀,“娘,真的吗?”

啪!

一记响亮的耳光,响彻殿内。

朱允炆的脸上瞬间浮现出清晰的红印。

“看看你现在这副窝囊样子,若是被你父亲,被你皇爷爷知道,他们该有多失望。”

吕氏死死盯着朱允炆,一字一句说道:“谁都能投降,唯独你不能!”

“你也是读过书的,如果当年李建成投降,李世民会放过他吗?你现在应该穿上铠甲,登上城楼,和全城将士一起击杀燕贼!”

朱允炆被骂得哑口无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再掉下来。

他看着母亲眼里的失望,心里升起一丝羞愧。

是啊,他是皇太孙,不能就这么认怂。

可没等他缓过神,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急匆匆赶来。

“殿下,当务之急,是立即离开南京,去内地,召天下兵马勤王!”黄子澄一进门,便急切说道。

方孝孺立刻反对:“不行!殿下是先帝钦定的皇太孙,离开南京就是放弃正统,城内还有兵马,粮草也够,该誓与城池共存亡!”

黄子澄冷笑:“耿炳文十三万大军都降了,城内这点兵力,能守几日?”

齐泰在一旁沉吟道:“或许,可以与朱棣谈判,假意议和,争取时间,急诏天下兵马勤王。”

方孝孺摇头,“议和只会让人心更乱。殿下,您的正统身份就是最大的武器,您必须留在南京,以示正统。”

三人争论不休,各执一词。

朱允炆坐在龙椅上,听得心烦意乱,拿不定主意。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连滚带爬地冲进来,脸色惨白。

“大事不好了,燕军进城了!”

“什么?!”

朱允炆从龙椅上滑下来,摔在地上,脸色瞬间没了血色。

吕氏看着儿子瘫在地上的模样,闭上眼睛,一行清泪顺着脸颊滑落。

完了,一切都结束了。

“是谷王和李景隆打开了金川门,迎接燕军入城。”内侍补充道。

……

金川门外,朱棣骑着高头大马,缓缓前行。

身后是威武的燕军将士,甲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城门洞开,李景隆和谷王朱橞率领一众官员,跪在道路两旁,脑袋埋得低低的,连朱棣的靴尖都不敢看。

“臣李景隆,恭迎燕王殿下入城!”

朱棣勒住马缰,目光扫过他,嘴角微微上扬,那笑意里带着几分嘲弄,又有几分了然。

这家伙打仗不太行,但立场很灵活。

“起来吧。”

他没有下马,只是微微颔首,便策马入城。

城内,百姓箪食壶浆,夹道欢迎,比在镇江时还要热烈,许多人甚至主动跪迎,高呼殿下千岁。

《大明早报》那篇井田制的文章,百姓都还记着。

皇太孙要收回他们的土地,只有朱棣才是他们的救世主。

朱棣目光扫过欢呼的人群,勒住马,朗声道:“传令全军,进城后严禁扰民,擅动百姓一物者,立斩不赦!”

人群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

他抬头望向远处巍峨的皇宫,心中豪情万丈。

洪武二十九年,我登基是在洪武二十九年,顺位继承,没毛病。

那个位置,本应就是我的。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