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卖房供弟被赶走,我捐三千万点翠最新章节,卖房供弟被赶走,我捐三千万点翠章节在线阅读

卖房供弟被赶走,我捐三千万点翠

作者:行走的北

字数:11091字

2025-11-01 12:11:04 完结

简介

口碑超高的精品短篇小说《卖房供弟被赶走,我捐三千万点翠》,林薇明宇是剧情发展离不开的关键人物角色,“行走的北”作者大大已经卖力更新了11091字,本书完结。喜欢看精品短篇类型小说的书虫们冲冲冲!

卖房供弟被赶走,我捐三千万点翠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5

陈教授戴上老花镜,手指轻轻摩挲着发簪上的翠羽。

“这是典型的清代宫廷’双层软翠’。”

他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发亮。

“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拉开椅子坐下,把妈妈教我的方法,一五一十地讲了。

胶水配比,羽毛处理,层层叠加的手法。

陈教授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还拿出笔记本记录。

等我说完,他放下笔,长长地叹了口气。

“孩子,你守着的不是糊口的手艺。”

他站起来,走到我面前。

“这是国宝级的技艺。”

我愣住了。

“国宝?”

“对。”

陈教授的声音有些激动。

“点翠工艺在清末就开始没落,到民国基本失传。现在市面上的所谓’点翠’,大多是染色羽毛,或者干脆是塑料仿制品。真正的双层软翠,全国能做的人,不超过五个。”

他顿了顿。

“而你的工艺,比那五个人都要精细。”

我的脑子有点转不过来。

“那……这发簪能卖多少钱?”

陈教授笑了。

“如果只是卖,几千块。但如果放进博物馆,它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

第二天,陈教授带我去了市博物馆。

馆长是他的老朋友,听说我会双层软翠,立刻放下手头的事。

我们走进展厅,停在一个玻璃罩前。

里面放着一件点翠头面,翠羽已经褪色,边缘有些磨损。

“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清朝慈禧太后用过的。”

馆长指着标签,上面写着估价八百万。

“但工艺,不如你的精细。”

我盯着那件头面,心跳得厉害。

陈教授拍了拍我的肩膀。

“清雅,你愿意让更多人看到这门手艺吗?”

我点头。

“愿意。”

一周后,陈教授帮我联系了本地电视台。

导演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说话很快。

“我们想做一期关于’最后的点翠传人’的短纪录片,你配合一下拍摄就行。”

我换上干净的衣服,在地下室里开工。

镜头对着我的手,拍下镊子夹起翠羽,一根根贴上去的过程。

导演蹲在旁边,小声感叹。

“太美了。”

拍了三天,纪录片剪出来了。

我在手机上看完,鼻子有点酸。

画面里的我,低着头,手里的镊子很稳。

翠羽在灯光下泛着幽蓝的光。

旁白响起:“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还有人在用最慢的方式,守护着濒临失传的技艺。”

镜头切到陈教授。

“她是我见过最年轻的点翠传人,也是最有天赋的一个。”

最后一帧,是我举着发簪,对着镜头笑。

那笑容有点僵,但眼睛是亮的。

纪录片播出后,我的手机快被炸了。

网店的订单从零变成几十个,然后是上百个。

私信刷得根本看不过来。

“能定制一对耳环吗?”

“我想要一根发簪,送给我妈妈。”

“多少钱都行,我只要纯手工的。”

我坐在床上,盯着那些消息,手有点抖。

不是怕,是激动。

陈教授给我发了条微信。

“清雅,是时候系统地学习一下美学和设计了。传统工艺要活下去,必须和现代审美结合。”

我回了个“好”。

接下来的一个月,我白天在陈教授的工作室学习。

他教我怎么设计图纸,怎么挑选材料,怎么把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

晚上回到地下室,我继续赶订单。

手上磨出了茧,腰也疼得直不起来。

但每次看到买家发来的好评,我就觉得值了。

“太精致了,比我想象的还要美!”

“谢谢你守护这门手艺。”

“我女儿戴上后,整个人都亮了。”

我数了数银行卡里的余额。

五万三千块。

是我自己,用手艺,一笔一笔挣来的。

我注册了“清雅翠艺”工作室。

虽然工作室还在地下室,但营业执照拿到手的那天,我哭了。

房东大叔敲门,叼着烟。

“哟,发财了?”

我擦了擦眼泪,笑着摇头。

“没有,就是高兴。”

他撇了撇嘴,丢下一句。

“有钱赶紧搬走,这破地方不适合你。”

我点头。

“会的。”

三个月后,我搬出了地下室。

租了一个带露台的小公寓,一室一厅,每个月两千五。

阳光从落地窗照进来,洒在木地板上。

我站在露台上,看着楼下车水马龙。

手机响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