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第2章

自从那天从河边回来后,陈默整个人都变了。

在张大山和二丫的眼中,这位“默哥哥”不再是那个终日躺在床上,眼神空洞、沉默寡言的落魄书生。他开始变得“忙碌”起来,只是那忙碌的方式,实在是让人有些看不懂。

他不再卧床,每天天一亮就起床,也不去田里帮忙,而是在村子周围不停地转悠。时而爬上高坡,对着远处的卧牛山指指点点;时而蹲在清水河边,用树枝在泥地上划拉着谁也看不懂的鬼画符;更多的时候,他会捡起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石块,放在手里反复比较、敲击,然后又一脸凝重地扔掉。

几天下来,张大山家门前那片小小的空地上,已经画满了各种奇怪的线条和符号。有纵横交错的方格,有大大小小的圆圈,还有一些类似标注的奇怪文字。这些东西,别说是张大山这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庄稼汉,就算是镇上唯一认识几个字的保正来了,也准保看得一头雾水。

“默哥儿,你……你这是在做啥哩?”这天中午,张大山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看着又一次蹲在地上,用一截木炭全神贯注地“画画”的陈默,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

陈默画完最后一根线条,抬起头,露出一丝微笑。他的脸色依然有些苍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充满了激情和专注。这是一种张大山从未见过的神采,仿佛眼前的年轻人,正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大山叔,你过来,我跟你说。”陈默拍了拍身边的空地,热情地招呼道。

张大山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蹲下身,好奇地看着地上那副复杂的“画作”。

“大山叔,你看,”陈默指着地上的图形,开始了他的讲解,“这里,是卧牛山。这里,是咱们石门镇。这条线,就是清水河。”

他用最简单、最直白的语言,将他这几天勘察的结果和脑中的构思,一点点地描绘出来。

“你看这卧牛山的地形,三面高,中间低,就像一个天然的大碗。我们只需要在碗口这个最窄的地方,也就是这里,”他用木炭在图上重重地画了一道粗线,“修建一道堤坝,就能把从山上流下来的雨水,以及夏天清水河多余的洪水,全都拦在这个大碗里。”

“等到春天干旱的时候,我们再从堤坝底下开个口子,把碗里的水放出来。顺着我画的这些沟渠,就能流到咱们镇上每一块田地里。这样一来,咱们石门镇就再也不会缺水,更不会怕发大水了!”

陈默越说越兴奋,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感染力。这不仅仅是一个工程方案,这是他为自己、也为这个小镇规划的未来。

然而,他想象中张大山恍然大悟、拍手叫绝的场面,并没有出现。

张大山蹲在那里,眉头紧锁,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好奇,慢慢变成了困惑,最后化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同情和担忧。

他听不懂什么“大碗”,什么“沟渠”,他只听懂了陈默要在卧牛山山口,拦河筑坝。

“默哥儿……”张大山张了张嘴,小心翼翼地说道,“你……你是不是病还没好利索?净说胡话哩。”

陈默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大山叔,我没说胡话,这是有科学依……”他猛地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连忙改口,“这是有道理的!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啥道理哟!”张大山叹了口气,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的土,“那可是山,是河!是龙王爷的地盘!咱们凡人,哪能说拦就拦?再说了,就算龙王爷不管,你要建那么高的堤坝,得用多少石头和土?得花多少钱?把咱们全镇的人累死,也建不起来啊。”

“钱和人力的问题,我们可以想办法解决!材料也可以就地取材!”陈默急切地争辩道,“关键是这个方法是可行的!它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行了行了,默哥儿。”张大山打断了他,语气里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坚决,“你是个读书人,心地好,想为镇上做点事,叔心里明白。但这种异想天开的事,以后可不敢再说了。要是让镇上其他人听见,非得把你当成疯子不可。你安心养身体,等过几天,叔托人去县里给你找个抄抄写写的活计,也比待在这穷地方强。”

说完,张大山便摇着头,走进了屋里,留下陈默一个人,蹲在地上,面对着他那副“宏伟蓝图”,哭笑不得。

他知道张大山是好意,但他没想到,自己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在这个时代的人看来,竟然和“疯话”划上了等号。这不仅仅是技术代差,更是思想观念上,那根深蒂固的迷信与科学之间的巨大鸿沟。

接下来的几天,陈默“疯了”的传言,还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小小的石门镇上传开了。

起初只是几个邻居在背后小声议论,说张大山家那个捡来的书生,大病一场后,脑子好像出了点问题,整天在地上画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嘴里还念叨着要“拦河断水”。

后来,传言愈演愈烈。有人说,亲眼看见陈默对着卧牛山叩拜,嘴里念着听不懂的咒语;还有人说,他晚上不睡觉,在河边“作法”,想把河里的水怪给镇住。

一时间,陈默成了镇上最大的笑柄和怪人。村民们看他的眼神,从最初的陌生,变成了现在的躲避和嘲弄。一些顽皮的孩子,甚至会跟在他身后,朝他扔小石子,嬉笑着喊他“陈疯子”。

“默哥哥,他们都是坏人!你别理他们!”每当这时,小二丫总是会像一头护崽的母鸡,张开双臂挡在陈默身前,气呼呼地冲着那些孩子大喊。

陈默摸着二丫的头,心中涌起一阵暖流,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他想改造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却首先想把他当成一个异类,一个疯子,排挤出去。他意识到,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在一个思想保守、认知水平低下的环境里,如何让人们接受你的理念,如何将先进的知识转化为他们能够理解和信任的东西,才是更关键,也是更困难的一步。

他需要一个机会。

一个能让所有人亲眼看到“奇迹”,从而打破他们固有观念的机会。

他不能再“纸上谈兵”了,他必须要做点什么实际的东西出来,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不起眼的东西。

这天傍晚,一直沉默着的陈默,突然找到了正在编草鞋的张大山。

“大山叔。”

“嗯?”张大山抬起头。

陈默的眼神,已经没有了前几天的急切和失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和坚定。

“我想借你家的锄头和铁锹用一下。”

张大山愣住了:“你要那些做啥?你一个读书人,又不会干农活。”

“我不去种地。”陈默看着张大山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夏汛不是快要来了吗?我看镇子南头那段老土堤,每年都要被冲垮。我想去把它加固一下。”

“就凭你?”张大山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那段堤坝,每年保正都要带着几十个壮劳力去修,都挡不住洪水。你一个人,能顶什么用?”

“我一个人,或许不行。”陈默的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弧度,“但是,用我的方法,或许就能行。”

他没有再提什么宏伟的水库计划,而是选择了一个所有人都看得见、摸得着,并且迫在眉睫的问题——加固河堤。

这是他的一个赌注,也是他打破“疯子”流言,赢得信任的唯一机会。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