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求基建狂魔:开局一座水库小说的全文免费阅读链接

基建狂魔:开局一座水库

作者:平和的石头

字数:556390字

2025-11-23 11:26:05 连载

简介

精品小说《基建狂魔:开局一座水库》,类属于历史古代类型的经典之作,书里的代表人物分别是陈默李钰,小说作者为平和的石头,小说无错无删减,放心冲就完事了。基建狂魔:开局一座水库小说已更新了556390字,目前连载。

基建狂魔:开局一座水库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夜色如墨,将整个石门镇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除了偶尔几声犬吠和远处传来的不知名虫鸣,整个世界仿佛都已沉睡。

陈默却毫无睡意。

他躺在坚硬的木板床上,双眼睁着,直勾勾地盯着头顶那片黑暗。穿越这个事实,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口,让他喘不过气。他强迫自己闭上眼,试图入睡,但脑海里却不受控制地闪现出前世今生的种种画面。

一边是钢筋水泥的丛林,闪烁的霓虹灯,电脑屏幕上复杂的CAD图纸,以及“飞虹”大桥那雄伟壮丽的轮廓;另一边,则是破败的茅草屋,昏暗的油灯,小姑娘二丫那双清澈又带着怯意的眼睛,以及张大山那张被岁月和劳作刻满沧桑的脸。

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他的脑海中猛烈地碰撞、撕扯,让他头痛欲裂。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个落后的世界,似乎都失去了用武之地。

“咕噜噜……”

一阵不合时宜的声响从腹中传来,将他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他饿了。

晚饭时,张大山将家里仅有的一点粗粮,大部分都盛给了他这个“病人”。那是一碗勉强能照出人影的稀粥,里面零星飘着几颗干瘪的野菜。陈默知道,这可能已经是这个贫困家庭能拿出的最好的食物了。

他本没有胃口,但在张大山父女那充满期盼的注视下,还是硬着头皮喝了下去。那粗粝的口感划过喉咙,让他这个吃惯了精米白面、山珍海味的现代人,第一次对“饥饿”和“贫穷”有了如此真切的体会。

而现在,那碗稀粥早已消化殆尽,饥饿感如同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了他的胃。

他悄悄地坐起身,不想惊动睡在隔壁草席上的张大山父女。借着从破窗户透进来的微弱月光,他看到父女俩相拥而眠,身上盖着一床比他这床还要破旧的被子。二丫瘦小的身子蜷缩在父亲的怀里,睡得正香,嘴角似乎还挂着一丝满足的微笑。

陈默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刺了一下。

在前世,他是个孤儿,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一步步从底层爬到了项目总工的位置。他有房有车,事业有成,但内心深处,却始终缺少一份家的温暖。而眼前这对与他非亲非故的父女,却在他最落魄、最无助的时候,给了他一份最纯粹的、不求回报的善意。

那碗稀粥,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恩情。

“唉……”他轻轻叹了口气,心中的烦躁和绝望,似乎被这寂静的夜色和眼前的温情冲淡了不少。他重新躺下,脑子里不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过往,而是开始思考一个更现实的问题:

如何在这里活下去?并且,如何报答这份恩情?

靠着这具穷书生的身体去考科举?陈默摇了摇头。他虽然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工科生,但让他去之乎者也,跟一群皓首穷经的古人比八股文,无异于以卵击石。

那么,唯一的出路,似乎就只剩下他脑子里那些领先了这个时代近千年的工程知识了。

“修水库……”这个念头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并且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这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他作为工程师的抱负,更是为了报答张大山父女的救命之恩,为了改变这个小镇贫穷的命运,也为了……让自己能在这个陌生的世界,堂堂正正地活下去。

带着这个坚定的念头,陈默终于在后半夜沉沉睡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陈默就被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吵醒了。他睁开眼,看到张大山已经穿戴整齐,正准备出门。

“大山叔,这么早就要去干活吗?”陈默挣扎着坐起来,经过一夜的休息,他的身体感觉好了许多。

“哦,默哥儿,吵醒你了?”张大山回头憨厚一笑,“嗯,得趁着天凉快,去把那几分薄田再翻一翻。虽然天旱,但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地荒了。”

“爹,我也去!”二丫也揉着眼睛爬了起来,手脚麻利地穿好衣服。

“你去做啥,在家陪着你默哥哥。”

“不嘛,我去给你送水。默哥哥也需要人照顾呀。”二丫说着,已经跑去灶房,拿起一个比她脑袋还大的水罐,吃力地往里面灌水。

看着这父女俩,陈默心中一动,说道:“大山叔,我身体好多了,也想出去走走,熟悉一下镇子。不如我跟你们一起去田里看看吧?”

张大山有些犹豫:“你的身子骨……行吗?”

“没问题。”陈默坚持道,“总在屋里躺着,骨头都要生锈了。”

见他态度坚决,张大山便不再反对。二丫高兴地把一个小小的、用麦秆编成的草帽戴在陈默头上,三人一起走出了家门。

清晨的空气带着一丝凉意,沁人心脾。陈默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胸中的郁结之气都消散了不少。他一边走,一边用他那双专业的眼睛,仔细地观察着这个名为“石门镇”的地方。

镇子不大,几十户人家沿着清水河的支流散居着。房屋大多是和他住的那种茅草屋,零星有几户青砖瓦房,想来就是镇上的富裕人家了。镇上的道路,说是路,其实就是被行人踩出来的土道,坑坑洼洼,狭窄不平。可以想象,一旦下雨,这里必定是泥泞不堪。

“典型的古代农村聚落,缺乏统一规划,布局混乱,公共设施基本为零。”陈默在心里默默地做出了评估。他看到那些简陋的农具,原始的耕作方式,以及百姓们脸上对自然的敬畏和无奈,心中对这个时代的落后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他知道,这里的一切,都亟待改变。

他们很快就来到了张大山家的田地。那是一块位于河滩不远处的坡地,地里的土壤因为缺水而呈现出一种灰白色,大块大块的土坷垃随处可见,上面已经裂开了一道道细小的缝隙。

张大山放下锄头,二话不说就干了起来。他挥舞着锄头,一下一下地砸向坚硬的土地,动作沉稳而有力。但陈默看得出来,这完全是事倍功半的苦力活。在这种旱地上耕作,效率极低,而且对农具的损耗也很大。

陈默没有说话,他绕着田地走了一圈,然后走到了不远处的清水河边。

所谓的清水河,此刻更像是一条小溪。河道大约有十几米宽,但水流只占了不到三分之一,而且清澈见底,一眼就能看到河底的鹅卵石。河水流速缓慢,完全看不出汛期时会泛滥成灾的模样。

他蹲下身,抓起一把河滩上的泥沙,在手里捻了捻。是沙壤土,颗粒不均,保水性很差。他又抬头望向河流的上游,远处是连绵的丘陵和山地。

“大山叔,”陈默站起身,走到正在埋头苦干的张大山身边,“这条河,每年都是这个时节开始干,一到七八月份就发大水吗?”

张大山停下锄头,用挂在脖子上的布巾擦了把汗,喘着气说:“可不是嘛!这鬼天气,就像跟咱们石门镇有仇一样。该下雨的时候不下,不该下的时候,那雨水就像从天上倒下来一样,拦都拦不住。”

“那镇上没有想过办法吗?比如,在上游修个堤坝,把夏天的水存起来一些?”陈默状似不经意地问道。

“修堤坝?”张大山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着摇了摇头,“默哥儿,你真是个书生,想得太简单了。那河水是龙王爷管的,咱们凡人哪能说拦就拦?再说了,修堤坝要多少钱?多少人力?把咱们整个镇子卖了都凑不够那个钱。以前县里也派过官老爷来看,看了看,摇摇头就走了,说咱们这地方,是风水不好,没治。”

风水不好?陈默差点笑出声。这哪里是风水不好,这分明就是一群不懂科学的古人,在面对自然规律时表现出的无知和无奈。他心中改造世界的决心,在这一刻变得更加坚定。他要用科学,打破这些愚昧和迷信。

他指着上游的方向,问道:“那边的山,叫什么山?”

“叫卧牛山。”张大山答道,“因为山形像一头趴着的大青牛。”

陈默眯起眼睛,仔细地观察着那座山的轮廓和走向。从他的专业角度看,卧牛山和旁边几座小山,正好形成了一个天然的、三面环绕的洼地。而那个洼地的唯一出口,正对着清水河的上游河道。

那简直就是一个……完美的、天然的坝址!

只要在那个出口处,修建一道拦河大坝,就能将整个山谷变成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工程量不大,而且地基稳固,简直是天赐的宝地!

一个宏伟的工程蓝图,瞬间在他脑海中成型。他甚至已经开始下意识地计算起了库容、坝高、土方量……

“默哥哥,你在看什么呀?看得这么出神。”二丫不知什么时候跑了过来,拉了拉他的衣角。

陈默回过神来,看着小姑娘天真的脸庞,又看了看远处那片充满希望的山谷,他微微一笑,揉了揉二丫的头,说道:“二丫,我在看一座能让咱们石门镇以后都有水喝,都不怕发大水的……宝山。”

二丫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

而陈默的目光,却变得无比炙热和坚定。他知道,自己的新生,就要从这座“宝山”开始了。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