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万界教幼崽,我带国家当系统是一本备受好评的快穿小说,作者雌鹰说句母道话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展现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林隅安勇敢、善良、聪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引人入胜。如果你喜欢阅读快穿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值得一读!《万界教幼崽,我带国家当系统林隅安笔趣阁无弹窗全文入口》就在下方,点即看!
万界教幼崽,我带国家当系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因为油票难得,家里剩下的油和油票都被搜刮干净,这鱼也只有烤着吃。
兄妹俩啃着干硬的烤鱼,虽然难掩鱼腥味,但是这许久没能吃到的荤,也让两人脸上止不住的笑意。
兄妹俩吃完烤鱼,依偎在院子里看天上明月,“苍蝇”也静静的落在李吉祥头发上,思索着。
幸福村有规矩约定,出小孝才可事农桑,这半年期限里,剩下的五个月不能像这几天一样有一搭没一搭的行事了。
务必得让兄妹俩有个稳定的收入,能赚到钱,还得守住钱,这才是要紧事。
现在这里,也就是竹林的家禽能够产生一些经济价值,剩下的五个月时间应该足够让中鸡仔长成大鸡了,两个小孩也能拿鸡蛋鹅蛋去市场上摆摊了。
当然,不止是摆摊卖钱。
先从小生意做起,也不会太过惹眼,引得别人眼红,现在两兄妹对外的说法都是家里有两只母鸡和一只大鹅,都是自己去世的爹的朋友来看他们的时候送来的。
再加上周围的邻居有意帮衬,几家人家里的鸡叫声,也让人没想到竹林里的秘密。
否则万一让李家那群人知道,家禽加起来都是十几二十只,怕是人早就杀到家门口来了。
不过,光养鸡养鹅,也不是长久之计。以后迟早是得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趁这年代机会多,还是带着兄妹俩早早做好准备,把养殖场开起来。
要将投入少产出高,林隅安心里便有了构想。于是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她接连发布了几个任务,让兄妹俩把房子的阁楼收拾了出来,阁楼以前是用来存柴火的,但今年大人还没来得及存柴火,现在就只是空空如也,因为有部分镂空做了窗户,面积略微比楼下小了一些,但用来做初步的养殖场所却是够了。
两人用网子把隔出了好几间,又按下一个任务的要求把猪圈打扫出来。虽然是有猪圈,但其实他们家一直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根本没有养过猪,每每去猪圈也只是为了上厕所。
虽然不明白“苍苍老师”要做什么,但两个小孩还是十分高效的完成了任务,每天跑上跑下,忙的额头微汗,但是鸡蛋和鹅蛋的滋补,反倒让他们脸蛋红扑扑的,看着甚是喜人。
随着奖励的几窝兔子和半岁牛犊的发放,李家兄妹俩是更加忙碌了,两个小人儿每天往身上揣两个谷糠窝窝头,拿起镰刀上山就是干。一背篓一背篓的往家里运草。
回到家一个上楼喂兔,一个去猪圈喂牛,日程安排相当紧凑。
“错了,哥哥‘密’字写错了,是按我这样写的。”
入夜,在飞行器的有意的光照下,兄妹俩跟着林隅安学了四个月的字了。李吉祥这几天默写“事以密成,言以泄败”都会搞混秘密两字,每次也只有抓抓头发尴尬的笑笑。
林隅安鼓励他总结错误,内心十足的有成就感。这可是文盲的蜕变,这莫大的成就感导致她隔一段时间就要打视频给自家父母炫耀。
“给力哦,小林老师!”边月喜笑颜开的竖起大拇指,“这是天生老师命!”
“说起来也很巧了,其实不是我主动的,是我在教他们别往外说,说了句‘事以密成,言以泄败’,他们俩就说想读书了。”
“我看那小子其实还挺想学习的,他捡起学习后总是在说王老师,说是村小当时来支教的女老师,很关照他们,当时他们父母刚去世,这个王老师还来家里想保护他们,结果李家那帮人太横,把人推摔倒了,估计是伤到了。”
王老师给他们的启蒙铺垫,这几个月每个月李吉祥都给这位老师送了鸡蛋,谢谢她的保护。
林隅安也要谢谢她,让自己捡了便宜,现在每天发布任务跟布置作业一样简单,再也不用为了想任务死脑细胞了。
日子就这么早镰刀声和咀嚼声中过去了,离出孝期还有半个多月,竹林里的鸡也都成了成鸡,十几只中鸡仔里出了三四只公鸡。
正值最热的八月酷暑,阳光晒得人身上发烫,竹林中反而还能偷得几丝凉意。
“挑两只最精神的公鸡,再带上一篮这几天下的鸡蛋和鹅蛋,明天跟着张叔他们去县城摆摊。”
这几个月,采用鸡蛋外交,让本来就心疼兄妹俩的邻里越发亲厚了,李吉祥顺势提出想跟着他们一起去县城摆摊,自然也就欣然被接纳了。
“可我们连鸡蛋都没卖过…”李如意毕竟年纪小,攥着裤脚,声音发怯。
李吉祥揉揉妹妹的头,“怕什么,有哥在,赚到钱了我们就去通电,这样晚上到阁楼看兔子也不用打手电筒了。”
李如意狠狠点头,干劲十足的背着背篓和镰刀就上山了,兄妹两人把兔子和牛明天一整天的草都准备好了,累的抓起水瓢就开始大口咕咚。
“明天我不能陪着你们了,免得万一有人偷摸进来做坏事,但是我会分一个只能视听的飞行器跟着。今晚也暂时放假,你们复习一下算数,别到时候找错钱了啊。”
李如意高高举手,”我记得!明天要穿最旧的衣裳,县政府门口人多,看见穿中山装戴钢笔的,要主动吆喝。”
李吉祥接着补充,“有惨不卖是倒霉蛋,我们处于劣势就必须学会借力打力。”
林隅安不知道为什么眼眶泛酸,这两个孩子挣扎的从淤泥里生长,即将长出嫩叶,这比教导城里的学生提高成绩更让她有成就感。
次日破晓,晨雾还未散尽。张叔看着李家两兄妹抱着竹篮候在自家院门口,补丁摞补丁的衣裳洗得发白,李如意脚上的布鞋甚至露出了脚趾。
“唉,可怜见的,怎么不穿几个月前你们爸爸朋友送的那身衣服?虽然也洗的旧了,但好歹比这件好啊。”张婶挨个摸了摸两个毛茸茸的脑袋,眼圈泛红,”算了,你们天天上山割草喂牛的,也辛苦的很,等会跟紧我和你张叔,到了县城别乱跑,知道吗?”
兄妹俩听话的点点头,李吉祥背着装着公鸡的背篓,提着一篮鹅蛋,李如意提着一篮鸡蛋,两个小小的身影融入了大部队。
李吉祥感受了一下裤腰带夹着的账本,纸张粗糙且廉价,但上面工整记着林隅安教算数时的笔记,是最为珍贵的东西。
竹笼里的公鸡突然扑棱翅膀,惊起一群麻雀。少年望着远方渐亮的天际线,第一次觉得,这看似艰辛的谋生路,或许真能走出个名堂。
走了三个小时的泥砂路,翻过了几座山头,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县城。也多亏了幸福村在镇子的边缘,反而离县城更近了些。
县城街道飘着糖炒栗子的香气,李吉祥背着背篓牵着李如意,站在了这陌生的地界。
县城不愧是县城,比镇里赶集时候更加热闹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