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小说《随废柴王爷流放那些日子》的主角是沈新月柳如烟,一个充满个性和魅力的角色。作者“五谷丰登庆丰年”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本书目前连载,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随废柴王爷流放那些日子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老板,再打包十个肉蒸饼,另外还要四十个没馅儿的!”结账时柳氏道。
“娘子要这么多?天热,吃不完会坏掉!”老板劝道。
“给别人捎的!放心,吃的完!”柳氏笑笑。
十个肉蒸饼用荷叶包了放水缸里,其余的用布口袋装上,搭在母牛背上。
柳氏多结五文钱,算是买那布袋,拿回家还能接着用。
三人两牛慢悠悠往回走。
有了蒸饼投喂,母牛也在身边,小牛犊变得乖巧、温顺、调皮、粘人,时不时蹭一下人。
遇到肥美的青草,几人停下,让母牛慢慢吃吃,吃的差不多再赶路。
未时正,途经山阳村。
远远就见一群孩子欢天喜地喊着,“来啦、来啦!”
“婶子,蒸饼带回来啦?”换鹅的阿蛮、阿虎迎上前,眼神热切。
“当然!”柳氏指了指牛背山的布袋子,布袋子隐隐散发着麦香气。
“哇,真香!”一群孩子围上,馋的流口水。
“呀,婶子,你们买两头牛!”阿虎看到后面跟随的小牛犊,羡慕坏了。
“我能摸摸吗?”
村里人做梦都想拥有一头耕牛,可实在太穷,没一家买得起。
这婶子家一下买两头,真壕!
“小心点儿,小牛犊太小,会害怕!别踢着你!”柳氏提醒道。
“我轻轻的!”阿虎轻轻抚摸着小牛犊,手感真好!要是家里也有牛该多好!
“哞哞!”小牛犊不安地靠近母亲。
母牛舔了舔它,温柔安抚小牛犊。
在孩子们眼中,柳氏一行简直像大富豪,出去一趟,像变幻术般,带许多东西回来。
“阿爹、阿娘,快!鹅装好了没?”阿蛮朝家里跑,大声喊着。
“来啦!”一个瘦瘦的妇人提着竹篓出来,局促看着柳氏。
“阿姐好!这是我们的鹅?”柳氏主动打招呼。
妇人点点头,“给!这是鹅母。”
竹笼里的鹅约摸有两三斤大,鹅、鹅叫着。
“稍等!拿筲箕来!”柳氏取下牛背上的布带。
“诶!”阿蛮哒哒哒跑进屋,拿个大筲箕出来。
柳氏数了十六个蒸饼,“鹅笼算卖与我,多加一个蒸饼,你数一下!”
妇人点点头,也没清点,将鹅笼塞给柳氏,端着面筛走了。
柳氏愣住,好一会儿才明白,要么是绝对信任,要么是不识数。
“婶子,这是我家的鹅公!”阿虎提着鹅笼跑来,比阿蛮家的鹅母大些。
“呀。这么大!”柳氏惊讶。
“婶子,这是最小的!不大!”阿虎以为柳氏嫌弃,忙道。
后面有妇人拿着筲箕,尴尬站那儿。
“不是,我是说,这鹅公太大,十五个蒸饼,你们亏了!”柳氏解释。
“这样,你们这只鹅公大些,我添两个蒸饼!可好?”
“啊?”阿虎一时转不过来。
说好的十五个,咋又多两个?不知该不该要,转头看向母亲。
“说好的十五个!”妇人面上闪过纠结,最后还是坚持。
柳氏笑笑,默默数了十八个蒸饼装到筲箕里。
对阿虎道:“鹅笼加一个蒸饼,这鹅大些,再加两个蒸饼,一共十八个!点一下。”
“啊?谢谢婶子!”阿虎惊喜道。
“好啦,我们回去了,明日有盖房子的木匠来,若是问路,麻烦你们指一下。”柳氏道。
“好的,婶子!”阿虎点头应下。
牛背上的布袋里只剩下七个蒸饼,围观的孩子们不肯散去,太想吃了。
“婶子,我家有菜,可以跟你换蒸饼吗?”有孩子问。
“可以,我只剩七个蒸饼,换不了太多!”柳氏道。
家里一点儿蔬菜没有,用蒸饼换蔬菜,挺好的。
孩子们呼啦啦跑回家,“阿爹,换蒸饼、换蒸饼!”
不远处听到的汉子们,默默起身去地里摘菜。
“婶子、大叔喝水!”阿蛮端着粗瓷碗过来。
“谢谢!”柳氏几人正渴的不行。
“哞、哞!”小牛犊见了,哞哞叫。
“你有也要喝水?等着!”阿虎摸了摸小牛犊,去提了半桶水。
小牛犊开心地晃了晃耳朵,埋头喝水,小尾巴一甩一甩的。
喝够了,哞哞叫着让开,看向母牛。
“你也喝吧!”阿虎见母牛不动。
母牛这才慢悠悠上前,优雅地喝着,一口下去,水就见底。
阿虎又添了一大瓢,母牛咕嘟咕嘟喝光。
“婶子,够不够!”孩子们抱着茄子、空心菜跑来,后面妇人兜着衣襟,装着蚕豆。
“呀,这么多!我只有七个蒸饼!”柳氏看着一大堆新鲜菜,为难道。
“没关系,就七个蒸饼!”孩子们不介意,只想吃蒸饼,这些菜顿顿吃,吃腻了。
“那好吧,今日占你们便宜!改日有机会,一定还你们!”柳氏将蒸饼取出来,递给孩子们。
腾空的布袋将蚕豆、茄子装上,挂在牛背上。
何忠贤、李瑀各提一只鹅笼,柳氏提空心菜,用稻草捆扎好的。
告别村里人,继续赶路。
路过离家最近的邻居,看到有人在地里干活。
两个壮汉,一个近五十,满脸络腮胡,目光如炬、威武雄壮;一个二十出头,一身腱子肉。
一只黄狗在田埂间追着一只黑狗嬉戏。
院子里晒着一些半干的草药,墙上挂着新鲜的动物皮毛,还有两把自制弓箭,想来这些天是进山捕猎、采草药。
看到柳氏一行,露出诧异之色,默默注视着。
几时冒出的新邻居?出去不过几日。
一次买两头牛,还有两只鹅,水缸、杂物,怎么看都不像穷人,也不像流犯,是啥?
李瑀被盯得的不自在,扯了个笑容,算是打招呼,加快脚步离开。
邻居如此凶悍、强壮,不好惹的样子。
跟他们相比,自家几个简直就是弱鸡,联手对付也不是他们其中一人的对手。
柳氏瞥一眼五旬汉子,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不及细思,丈夫催促快走。
柳氏总觉得身后有人,转过头什么都没有。
山路寂静,唯有清风吹拂,鸟儿掠过。
“你看啥?”李瑀回头,见柳氏不安地回头张望。
“夫君,我总觉得有人在窥视!”柳氏快走几步,低声道。
李瑀望向来路,山路上一人高的杂草丛生,中间依稀有条小路,两边是山坡、树林,寂静无声。
“嘘!别说话!别回头!快走!”李瑀想到那两个壮汉,拉着柳氏赶紧走。
何忠贤放慢脚步,默默走在队尾,警惕地向后扫视,捏紧手里的木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