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推荐一本小说,名为《大唐人间烟火胜长安》,这是部历史古代类型小说,很多书友都喜欢陈默字青云李持盈等主角的人物刻画,非常有个性。作者“小现礁的苏羽溢”大大目前写了171846字,连载,喜欢这类小说的书友朋友们可以收藏阅读。
大唐人间烟火胜长安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天光尚未透进废弃砖窑的缝隙,陈默便已醒来,或者说,他几乎一夜未眠。眼底布满血丝,头脑却因彻夜的谋划而异常清醒,甚至带着一种病态的亢奋。身旁的小丫依旧蜷缩着沉睡,眉头微蹙,似乎在梦中也不得安宁。
陈默悄无声息地挪开身子,就着窑口透进的些微灰白晨光,再次审视昨夜写满扭曲字迹和诡异符号的纸页。那些经过篡改、夹杂着私货的“秘方”片段,此刻看来如同危险的毒饵,散发着不祥的气息。他小心地将其中的一页撕下,折叠成小块,塞进贴身的衣袋里。剩下的,则更加严密地藏好。
他需要先试探水深。
简单的干粮就着冷水下肚,寒意直透肺腑。小丫也醒了,默默地看着哥哥异常明亮却深不见底的眼睛,乖巧地没有多问,只是将包袱重新整理好。
“小丫,”陈默的声音有些沙哑,我们必须换个地方,这里也不能久留。白天我们分头行动。
小丫猛地抬头,眼中瞬间涌上恐惧:哥!我不要一个人!
“听我说!”陈默按住她的肩膀,目光灼灼,“我们不能一起行动,目标太大。你去西市靠近漕渠的那些茶摊附近乞讨,记住,只是乞讨,耳朵放灵,听听有没有关于崇德坊、关于糖、或者关于昨天货栈打架的闲话。什么都别问,只管听,天黑前回这里汇合。”他塞给她几文铜钱,“买两个胡饼,别饿着自己。”
那他呢?小丫不敢问,只是紧紧抓着那几文钱,用力点头。
陈默自己则要去另一个方向——东市附近的一些书肆、杂货铺转转。那里文人商贾混杂,消息灵通,也更有可能接触到一些特别的人。他需要为他的“鱼饵”寻找合适的投放对象。
兄妹俩钻出砖窑,在荒草丛生的坊墙根下分道扬镳,如同两只受惊的幼兽,被迫独自面对充满危险的丛林。
陈默压低斗笠,混入清晨开始涌动的人流。东市比西市更为规整,店铺林立,气息也更显文雅,但底下暗藏的汹涌同样不少。他看似随意地在几家书肆门口徘徊,翻看些廉价的书册,耳朵却捕捉着店内顾客与掌柜的交谈。
“……听闻昨日西市茗香阁似有骚动?”
“嘘……慎言,似是贵人争执,莫要招惹……”
“……漕运那边昨日卸货,好像出了点岔子,巡街的武侯都多了……”
“……啧,这墨锭又涨了……”
零碎的信息涌入耳中,却并无他特别关注的。他的心渐渐沉了下去,是消息尚未传开,还是层级太低,接触不到?
就在他准备离开,另想他法时,忽听旁边一个杂货铺里,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正对着掌柜抱怨:“……我家郎君近日欲调制新味饮子,需些上好的石蜜,跑了几家,竟都缺货!说是岭南那边漕运迟迟未至,真是晦气!”
掌柜的连连赔笑:“刘管事息怒,今年各地要货都紧,不独石蜜,听说糖霜更是有价无市……许是漕河不太平吧……”
陈默心中一动,放缓了脚步。
那刘管事叹道:“可不是!害得我家郎君这几日火气甚大,若误了节礼制备,我等都要吃挂落……”
机会!
陈默深吸一口气,压了压斗笠,状似无意地走近那刘管事身旁,压低声音,快速说了一句:“崇德坊南巷,旧年或有海外奇物余存,价高者得。”说完,不待对方反应,便迅速转身,汇入人流,眨眼间消失不见。
那刘管事猛地一愣,狐疑地转头望去,却只看到熙攘人群,哪里还有刚才那低语者的影子?“崇德坊?海外奇物?”他皱眉嘀咕,一时摸不着头脑,只当是哪个捣蛋小子胡说,摇摇头并没太放在心上,继续与掌柜抱怨。
陈默的心却在狂跳。第一次投放“鱼饵”,粗糙而冒险,甚至可能毫无效果。但他必须开始,必须让这颗石子投入水中,哪怕只能激起一丝微不足道的涟漪。
他如法炮制,又在东市辗转了半个时辰,对不同身份、看似为采购之事烦恼的人,或低声,或“不小心”遗落写有模糊字迹的废纸团(内容与给刘管事的类似,但细节略有不同),进行了数次极其短暂、令人难以追查的“信息投放”。
做完这一切,他已冷汗涔涔,如同虚脱。他知道这很愚蠢,很危险,如同蒙眼在悬崖边走钢丝。但他没有更好的办法。
另一边,小丫蹲在西市漕渠边的茶摊附近,小脸脏兮兮的,捧着个破碗,按照哥哥教的,怯生生地向过往行人乞讨。大多数人不耐烦地挥挥手,偶尔有好心人丢下一文半文。
她竖起耳朵,努力分辨着茶摊上那些力夫、小商贩的闲聊。
“……听说了吗?昨天货栈那边,打得好凶!”
“可不是!血都溅到货包上了!说是为抢一批紧俏货……”
“啥紧俏货值得动刀子?莫非是私盐?”
“不像……倒像是……糖?听说品质极好,雪白……”
“嘘……小声点!莫惹麻烦!如今这长安,为了点甜头,啥事出不了?”
小丫的心猛地一跳,差点把碗摔了。他们……他们真的在说!虽然说得模糊,但确实提到了糖!还有打架!
她强忍着激动,继续低头听着。
又过了一会儿,两个看似小商贩的人坐下喝茶,低声交谈:“……怪事,今日去苏家货栈询价,管事的竟心不在焉,频频看向门外,像是等什么人……”
“怕是也听到风声了吧?如今这市面上,但凡是糖,都紧俏得很……”
“何止紧俏!我听闻啊,是有海外秘传的制糖新法流入了,就在城南那片儿,引得几拨人马都在暗中寻呢……”
小丫的小手紧紧攥着破碗边缘,指节发白。消息……真的传开了!而且比哥哥预想的还要快!甚至牵涉到了苏家!
她不敢再听下去,生怕被人注意到,连忙收起破碗,用哥哥给的钱买了两个胡饼,低着头,匆匆赶回怀远坊的废弃砖窑。
当她气喘吁吁地钻回窑洞时,发现哥哥已经回来了,正靠坐在窑壁下,脸色苍白,眼神却亮得骇人。
“哥!”小丫扑过去,急急地将听到的零星话语,断断续续地告诉陈默。
陈默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有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冰冷的、如同赌徒看到骰子转动般的锐芒。
浊浪,已开始涌动。
比他预想的更快,更猛。
这意味着危险急剧增加,但也意味着……他的计划,或许真的有可能成功。
接下来,就看这潭浑水,最先会淹死谁了。
他接过小丫递来的、已经冰凉的胡饼,用力咬了一口,咀嚼着,如同咀嚼着未知的命运。
“今晚,”他咽下干硬的饼渣,声音低沉而沙哑,“我们再去另一个地方。”
“哪里?”
“平康坊。”陈默吐出三个字。那是长安城北妓馆青楼林立之所,也是消息最芜杂、最易传播,同时也最易被忽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