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好看的玄幻脑洞小说——《忽必烈》!本书以忽必烈元朝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作者“不觉大师”的文笔流畅,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更新99719字,千万不要错过!
忽必烈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班师的队伍,比去时热闹十倍!
忽必烈骑着踏雪走在最前面,马鞍上挂着大理国王段兴智献的玉坠,阳光一照,晃得人眼晕。身后的士兵们,有的背着大理的丝绸,有的扛着新缴获的弯刀,还有的怀里揣着没吃完的水果——都是从大理带回来的,甜得能粘住牙!
“哥!你看我这猴子!”旭烈兀骑着“追风”,从后面追上来,怀里抱着只金毛猴子,猴子爪子还抓着半块芒果,“这是大理百姓送我的!说它会翻跟头,还会讨奶吃!”
忽必烈低头一看,那猴子正冲他龇牙,爪子上的芒果汁滴在旭烈兀的皮袍上,染了一大片黄。他皱着眉:“你哪来的猴子?赶紧放了!别让它把你那点干粮全偷吃了!”
“我不!”旭烈兀把猴子往怀里紧了紧,“它可乖了!刚才还帮我捡掉在地上的奶豆腐呢!”话音刚落,猴子“嗖”地一下,抢过旭烈兀手里的奶豆腐,塞进嘴里嚼得“咯吱”响。
“哎!我的奶豆腐!”旭烈兀急得去抢,猴子却灵活地跳到“追风”的头上,冲他做鬼脸。周围的士兵们都笑了,连严肃的兀良合台都忍不住勾了勾嘴角。
郑鼎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个竹筐,里面装着大理的草药。他本来想把草药分给士兵们,结果猴子突然从“追风”头上跳下来,一把抢过竹筐,撒腿就跑。郑鼎气得直跺脚:“这泼猴!那是治伤的药!不是给你玩的!”
整个队伍都乱了——士兵们追猴子,猴子抱着竹筐窜来窜去,旭烈兀在后面喊“别伤着我的猴子”,老哈达则举着刚烤好的羊腿,生怕猴子抢了他的口粮。忽必烈看着这混乱的场面,又气又笑:“旭烈兀!你要是管不好这猴子,我就把它扔去喂狼!”
旭烈兀赶紧追上猴子,连哄带骗把竹筐抢回来,还给郑鼎:“郑大哥,对不起!我下次一定看好它!”郑鼎接过竹筐,哭笑不得:“二王子,您还是把它拴起来吧,不然咱们的粮草都要被它偷光了!”
就这样,一路打打闹闹,走了半个月,终于看到了和林的影子。远远地,就看见一群人站在城外,最前面的那个,穿着金色的铠甲,不是蒙哥是谁?
“哥!是蒙哥大哥!”旭烈兀眼睛一亮,把猴子往怀里一塞,催着“追风”就往前冲,“我要让大哥看看我的猴子!还要告诉他大理的水果有多甜!”
忽必烈赶紧跟上,心里却有点打鼓——蒙哥大哥突然亲自来迎接,是真的高兴,还是有别的心思?
蒙哥看见他们,脸上露出笑容,翻身下马,走过来拍了拍忽必烈的肩膀:“四弟!辛苦了!大理打得好!给咱们大蒙古国争光了!”
“都是托大哥的福!”忽必烈躬身行礼,“没有大哥的支持,我也打不下大理!”
旭烈兀早就扑过去了,把猴子举到蒙哥面前:“大哥!你看我的猴子!会翻跟头!”说着就把猴子放在地上,猴子还真翻了个跟头,惹得蒙哥身边的人都笑了。
蒙哥笑着摸了摸旭烈兀的头:“还是你这小子会找乐子!走,咱们回营!我已经让人备好了烤全羊和奶酒,好好庆祝庆祝!”
回营的路上,蒙哥一直跟忽必烈走在一起,问东问西:“大理的百姓听话吗?段兴智那小子没捣乱吧?你带回来的那些汉臣,靠谱吗?”
忽必烈一一回答:“大理百姓挺好的,咱们立了‘止杀’旗,他们都挺拥护;段兴智很听话,还帮咱们管着大理的官员;汉臣们也靠谱,姚枢、张文谦他们,帮着整理大理的户籍,还教百姓种庄稼。”
蒙哥点点头,眼神却有点复杂,没再说话。忽必烈心里咯噔一下——大哥这反应,不对劲啊!刚才还笑得挺开心,怎么一提到汉臣,就不说话了?
到了营地,果然摆好了盛大的宴席。烤全羊的香味飘得老远,奶酒装在银碗里,闪着光。蒙哥拉着忽必烈坐在主位,旭烈兀早就抱着猴子,凑到烤全羊旁边,跟老哈达抢羊腿。
“来!四弟!”蒙哥举起银碗,“这碗酒,敬你!敬你拿下大理!”
忽必烈赶紧端起碗,跟蒙哥碰了一下,一饮而尽。奶酒的醇香在嘴里散开,可他心里却有点不是滋味——蒙哥的笑容,看着热络,却像草原上的冻奶茶,表面冒着热气,里面还是凉的。
宴席进行到一半,一个穿着华丽皮袍的人走了过来,手里端着银碗,对着忽必烈躬身:“四王爷,在下阿蓝答儿,敬您一杯!恭喜您拿下大理!”
忽必烈抬头一看——这就是阿蓝答儿?蒙哥身边最近红起来的新贵,听说很得蒙哥信任,就是为人有点傲。他赶紧端起碗:“阿蓝答儿大人客气了!”
两人碰了碗,阿蓝答儿却没喝,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忽必烈身后的刘秉忠和张文谦,笑着说:“四王爷身边真是人才济济啊!这么多汉臣跟着,难怪能拿下大理!只是……咱们蒙古人打仗,向来靠的是弯刀和战马,用这么多汉臣,会不会有点……丢咱们蒙古人的脸?”
这话一出,气氛瞬间冷了下来。刘秉忠和张文谦的脸色都有点不好看,却没敢说话。忽必烈心里的火“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刚想反驳,旭烈兀突然插嘴:“阿蓝答儿叔叔,你这话不对!汉臣可厉害了!姚枢先生会写‘止杀’旗,张文谦先生会种土豆,郑大哥会背我哥走山路,他们都帮了大忙!而且他们还会做红烧肉,比烤羊肉还香!”
周围的人都笑了,原本紧张的气氛一下子缓和了不少。阿蓝答儿的脸有点红,尴尬地笑了笑:“二王子年纪小,不懂这些……我就是随口说说。”
忽必烈趁机打圆场:“阿蓝答儿大人也是关心咱们蒙古的传统,没事!来,喝酒!”他举起碗,跟阿蓝答儿碰了一下,把这茬揭了过去。可他心里清楚——阿蓝答儿这话,不是随口说的,是在试探他,甚至是在挑事!
宴席继续进行,旭烈兀抱着猴子,到处给人表演猴子翻跟头,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老哈达则忙着给大家切烤羊肉,嘴里还念叨着:“这大理的香料就是不一样!烤出来的羊肉,比草原上的香十倍!”
郑鼎坐在角落,跟几个汉臣聊天,说的都是大理的趣事:“大理的百姓可有意思了,他们喜欢吃辣的,有个老太太给我一碗汤,辣得我眼泪都出来了!”
刘秉忠则跟蒙哥身边的几个老臣聊起了大理的治理,说要在大理兴修水利,推广汉地的庄稼,老臣们都点头称赞:“四王爷想得周到!这样大理才能长治久安!”
忽必烈看着眼前的热闹场面,心里却一直提着——蒙哥从刚才开始,就没怎么说话,只是偶尔喝口酒,眼神时不时飘向他身边的汉臣,看得他心里发毛。
宴席快结束的时候,蒙哥站起来,拍了拍手:“大家都辛苦了!今天好好休息!明天咱们再议大理的事!四弟,你跟我来一下,我有话跟你说。”
忽必烈心里一紧,跟着蒙哥走进了他的大帐。帐里很安静,只有火盆里的柴火“噼啪”响。蒙哥坐在上座,拿起火钳拨了拨炭火,没说话。
“大哥,您找我有事?”忽必烈先开口。
蒙哥抬起头,看着他,眼神比帐外的夜色还深:“四弟,你在大理做得很好,我很高兴。只是……你身边的汉臣,是不是太多了点?”
忽必烈心里咯噔一下,赶紧说:“大哥,这些汉臣都是有本事的人,能帮我治理大理,帮咱们大蒙古国做事,我才留着他们的。”
“我知道他们有本事,”蒙哥叹了口气,“可你别忘了,咱们是蒙古人,草原的规矩不能丢。汉人的东西,学一点可以,但不能学太多,不然会忘了自己是谁的。”
“我没忘!”忽必烈急了,“我还是蒙古的王子,还是您的四弟!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蒙古国!”
蒙哥点点头,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说:“大理刚拿下,事情多,你好好休息,明天咱们再商量怎么安排大理的官员。”
忽必烈松了口气,躬身行礼:“好!那我先回去了,大哥也早点休息。”
走出大帐,夜风吹在脸上,有点凉。忽必烈心里乱糟糟的——蒙哥大哥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真的担心他忘本,还是……在怀疑他?
他刚回到自己的帐篷,就看见旭烈兀抱着猴子,躺在地毯上睡觉,猴子还抓着他的头发。忽必烈无奈地摇了摇头,帮他把猴子挪开,盖好毯子。
“哥……”旭烈兀迷迷糊糊地睁开眼,“蒙哥大哥跟你说啥了?是不是要给我赏水果?”
“就知道吃!”忽必烈敲了下他的脑袋,“赶紧睡!明天还有事呢!”
旭烈兀嘟囔了两句,又睡着了。忽必烈坐在火盆边,看着跳动的火苗,心里却静不下来。他想起阿蓝答儿白天说的话,想起蒙哥复杂的眼神,总觉得有什么事要发生。
第二天一早,忽必烈刚起来,就听见帐外有动静。他掀开帘子一看——阿蓝答儿正站在帐外,跟蒙哥的近侍说着什么,看见忽必烈,赶紧闭上嘴,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忽必烈心里的疑团更重了——阿蓝答儿怎么会来这里?他跟蒙哥的近侍说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蒙哥没再找忽必烈议事,只是让他整理大理的战报和户籍。阿蓝答儿却时不时出现在营地,有时跟蒙哥的近侍聊天,有时跟几个蒙古贵族喝酒,眼神总往忽必烈的帐篷这边瞟。
旭烈兀也察觉到不对劲,拉着忽必烈的袖子说:“哥,阿蓝答儿叔叔老是盯着咱们的帐篷,是不是想偷我的猴子?”
忽必烈没理他,心里却越来越不安。他让郑鼎多留意营地的动静,郑鼎回来报告说:“王爷,阿蓝答儿跟几个贵族聊天,说您在汉地笼络人心,还说您的汉臣太多,可能会对大汗不利。”
“什么?!”忽必烈气得一拳砸在桌子上,“他这是在造谣!我什么时候笼络人心了?我什么时候对大汗不利了?”
刘秉忠赶紧劝道:“王爷,您别生气!阿蓝答儿肯定是想在大汗面前讨好,咱们别中了他的计。只要咱们行得正坐得端,大汗肯定不会信他的。”
忽必烈点点头,可心里的不安却没减少——蒙哥大哥本来就对汉臣有点介意,阿蓝答儿这么一挑拨,会不会真的怀疑他?
又过了几天,蒙哥终于召开了议事大会,商量大理的治理。会上,忽必烈提出让段兴智继续管大理的百姓,再派几个汉臣辅佐他,蒙哥没反对,只是点了点头。阿蓝答儿却突然说:“大汗,四王爷在汉地经营多年,汉臣又多,不如让我去汉地看看,帮四王爷分担点压力,也看看汉地的粮草和百姓情况?”
忽必烈心里一紧——阿蓝答儿这是想去汉地查他!他刚想反对,蒙哥却开口了:“好啊!那你就去一趟汉地,好好看看,回来跟我报告。”
阿蓝答儿得意地看了忽必烈一眼,躬身行礼:“谢大汗!”
忽必烈心里像压了块石头,却没敢再说什么——蒙哥已经答应了,他再反对,反而显得心虚。
议事大会结束后,蒙哥让阿蓝答儿留下,其他人都散了。忽必烈走出大帐,故意放慢脚步,想听听他们说什么。可帐门关得严严实实,只能隐约听见蒙哥的声音,断断续续的,像是在说“汉地”“粮草”“人心”。
他心里更慌了,赶紧回了自己的帐篷。刘秉忠和张文谦已经在帐里等着了,看到忽必烈,赶紧问:“王爷,怎么样?大汗同意您的提议了吗?”
“同意了,”忽必烈坐在椅子上,叹了口气,“可阿蓝答儿要去汉地,蒙哥大哥也答应了。”
“什么?!”刘秉忠皱起眉,“阿蓝答儿去汉地,肯定没安好心!他肯定会到处找茬,挑拨大汗和您的关系!”
张文谦也急了:“那咱们怎么办?汉地的粮草和百姓情况都很好,可他要是故意抹黑,大汗说不定会信他的!”
忽必烈没说话,手指敲着桌子,心里乱糟糟的。他想起母亲唆鲁禾帖尼说的话:“草原上的狼,专挑落单的羊咬。”现在,他是不是已经成了那只被狼盯上的羊?
旭烈兀抱着猴子走进来,看到大家脸色不好,好奇地问:“哥,你们怎么了?是不是阿蓝答儿叔叔又说坏话了?我去骂他!”
“别去!”忽必烈赶紧拉住他,“你去了只会添乱!这件事,我会处理的。”
旭烈兀委屈地耷拉着脑袋:“那他要是欺负你怎么办?我跟他打架!我现在能举得动三十斤的石头了!”
大家都被他逗笑了,气氛稍微缓和了点。刘秉忠说:“王爷,您别担心!咱们汉地的百姓都知道您的好,阿蓝答儿要是敢抹黑您,百姓们肯定会帮您说话的!”
忽必烈点点头,心里稍微踏实了点。可他知道,阿蓝答儿背后有蒙哥的支持,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
当天晚上,忽必烈睡得很不安稳,总觉得帐外有人。他起来掀开帘子一看,月光下,一个黑影正往蒙哥的大帐走——是阿蓝答儿!他刚从蒙哥的大帐出来,手里拿着个东西,像是密信。
忽必烈赶紧躲回帐里,心跳得飞快。他知道,蒙哥肯定给阿蓝答儿下了密令,而这密令,肯定跟他有关!
果然,第二天一早,阿蓝答儿就带着几个亲信,匆匆忙忙地离开了和林,往汉地去了。临走前,他还特意路过忽必烈的帐篷,嘴角带着一丝冷笑,看得忽必烈心里发毛。
他赶紧让人去查,结果亲信回来报告说:“王爷,昨晚蒙哥大汗单独召见了阿蓝答儿,密令他去汉地,查您在汉地笼络了多少人心,积攒了多少粮草,还要查您的汉臣有没有私下结党!”
“果然是这样!”忽必烈握紧了拳头,眼神冰冷。他终于明白了,蒙哥大哥对他的怀疑,比他想象的还要深!阿蓝答儿就是蒙哥派去的眼线,是去查他的!
刘秉忠叹了口气:“王爷,现在怎么办?阿蓝答儿去了汉地,肯定会到处找您的麻烦,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啊!”
忽必烈没说话,走到帐门口,望着汉地的方向。阳光照在草原上,金灿灿的,可他心里却一片冰凉。他想起自己在大理看到的舆地图,想起超越祖父的梦想,可现在,连自己的兄长都在怀疑他,他的梦想,还能实现吗?
阿蓝答儿去了汉地,会怎么抹黑他?
蒙哥大哥会完全相信阿蓝答儿的话吗?
汉地的百姓和汉臣,能帮他证明清白吗?
这场针对他的政治风暴,他能躲过去吗?
风从草原上吹过来,带着点凉意,吹得帐篷“哗啦”响,像在诉说着一个即将到来的危险。忽必烈知道,他的麻烦,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