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最近非常热门的一本历史脑洞小说,三国:我是刘禅,我要续命,已经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小说的主角刘禅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让读者们深深着迷。作者发货地0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故事描绘得生动有趣,让人欲罢不能。
三国:我是刘禅,我要续命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此刻刘禅正在整编降军,而关羽仍在樊城苦战。八月水淹曹仁,城墙多处坍塌,却因糜芳烧毁攻城器械,迟迟未能破城。
这也是关羽对糜芳不满的缘由,他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干扰了战事进展。
若不是顾及糜芳的特殊身份,以关羽的性子,早该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关羽只能调整策略,一面静待曹仁支撑不住,一面以曹仁为诱饵展开围点打援。
樊城粮草不足不宜强攻,唯有围困一途。
时间终将耗尽敌人的生机。
关羽锁定的援军目标正是徐晃。
作为曹操派来的第三支援军,徐晃此刻处境艰难。先前汉中之战损耗过大,麾下尽是未经战阵的新兵,驻扎阳陵陂后便裹足不前。
畏战情绪在新军中蔓延。
关羽并未松懈,在交战之余不断向徐晃施压。
他期待这位同乡故交能早日归降。
与史实不同,坐镇长安的曹操专注应对刘备,未给徐晃增派兵力。
襄樊战局对曹操而言愈发棘手。
恰在此时,孙权送来密信表明偷袭意图,请求曹操严守机密。
曹操当即下令 。
但董昭进言:若继续保密,樊城守军恐难坚持。况且关羽素来轻视孙权——四年前逍遥津之战的惨败犹在眼前。
曹操采纳建议,命徐晃即刻推进至樊城外围,将消息传入城中。
徐晃派人高声呼喊,向城 箭传信,散布江陵遇袭的消息以动摇关羽军心。
关羽镇定自若:休得胡言!江陵城防固若金汤,孙权岂有此胆量!
然而将士们难免担忧留在家乡的亲人,士气渐显低迷。
察觉到军心动摇,关羽陷入迟疑。
徐晃趁机发动攻势,明攻主营,实则猛扑四座外围山丘。
关羽主营设十重防御,周边四座高地形成合围之势。徐晃意图由此打开缺口。
关羽亲率五千步骑迎战徐晃。
关羽已将麾下兵力发挥到极限,五千将士与徐晃的上万大军展开激战。然而战局逐渐对关羽不利,兵力悬殊令他萌生退意。
就在此刻,战场突然响起炸雷般的怒吼:”徐晃休狂!燕人张翼德在此!”这一声暴喝瞬间扭转战局。只见虬髯大汉策马挺矛杀入阵中,丈八蛇矛寒光凛冽。
关羽虽知张飞已至江陵,却未料其来得如此迅捷。战场形势顷刻逆转,徐晃惊愕万分:”张飞怎会在此?”这不仅是他的疑惑,更是全体曹军将士的震惊。
张飞率领铁骑如狂风般席卷战场,蛇矛直取徐晃。铿然巨响中,开山斧与丈八蛇矛激烈碰撞。关羽见状立即挥动青龙偃月刀加入战团。
虽皆年近六旬——关羽五十八,张飞五十六——但二人武艺依旧惊人。徐晃年过五十更非敌手,何况面对当世两大猛将联手。蛇矛突刺,徐晃战马哀鸣倒地。未及起身,青龙刀锋已抵其咽喉。
“公明,念在旧谊,降了吧。”关羽沉声道。随着徐晃被擒,曹军全线溃败,士卒四散奔逃。
尘埃落定后,关羽凝视张飞,二人猛然相拥。”三弟!””二哥!”自荆州分别后,这对结义兄弟终在沙场重逢。
此刻相遇于此,实乃意料之外。
无言胜有言。
“三弟,荆州近况如何?”关羽轻抚长须,淡然相询。
“还能如何?”张飞嗤之以鼻:”那孙权小儿偷袭荆州,被子龙击退。如今吕蒙已成阶下囚,曹仁若执迷不悟,正好押吕蒙前去,断其念想!”
樊城
曹仁时刻关注战局变化。
眼见徐晃大军压境,关羽陷入苦战,忽闻张飞率军杀至。
喊杀声震天动地。
转瞬间,徐晃援军全军覆没。
数月围城,樊城已成孤岛。
此城不破,关羽难取许昌;此城尚在,关军难入中原腹地。
而今,樊城已至强弩之末。
初时尚能坚守,如今粮草将尽。
当徐晃、吕蒙被押至城下时,守军士气尽丧。
曹仁心如死灰。
他期盼的援军——曹操主力与孙权奇兵,皆成泡影。
吕蒙被擒,东吴偷袭失败;徐晃被俘,曹操援军无望。
城中存粮,支撑不了几日。
望着城外的关张联军,曹仁肝胆俱裂。
为何张飞突现战场?
蜀汉竟为关羽增派精锐。
吕蒙、徐晃双双被擒,守军如何抵挡关公神威?
“曹仁!”
青龙偃月刀寒光一闪,关羽声若洪钟:”速降可免一死!”
曹仁冷眼相对,心中万马奔腾。
“关羽,有种就来攻城!”曹仁厉声喝道。
关羽冷然一笑,按兵不动。虽无攻城器械,却已想通关键——只要牢牢困住敌军,断其粮道,有张飞这支生力军相助,必能耗尽城中存粮。
两兄弟安营扎寨后, 叙旧。
“全赖世子明察秋毫,识破孙权偷袭之计,否则二哥危矣!”张飞拍案感叹,”世子这般谋略,倒有军师之风,大哥后继有人了!”
关羽抚须笑道:”正是。如今襄樊指日可破,荆襄九郡尽归我手,复兴汉室,近在眼前!”
对蜀汉而言,荆襄之地堪称命脉。得此要冲,孔明便不必再翻越秦岭六出祁山,不必为蜀道运粮愁白须发。当年高祖能出汉中,全赖汉水漕运之便。而今汉水改道,蜀道运粮难如登天。此战若败,蜀汉必将陷入绝境。
正当兄弟二人围城之际,捷报频传——刘禅已连克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世子当即命赵云镇守长沙,专防孙权来犯。犹如当年张辽坐镇合肥,单凭威名便令江东小儿止啼。
此番赵云战果更甚——生擒吕蒙,俘获东吴六将,阵斩一将,杀得孙权仅以身免。这般战绩,远胜张辽逍遥津之役。孙权虽善权术,用兵却屡失方寸。自周瑜、鲁肃相继离世,这位吴主便再难找准自身定位。
孙权对陆逊同样严加防范。
刘禅穿越后便认清现实:东吴可结盟可利用,却不可倚仗。吴国内部既有蛮族之患,又需调和士族矛盾,加之孙十万的军事才能难以驾驭大战役。
对抗曹操,终究要靠自家实力。
樊城
曹仁已饿得难以支撑。
更可怕的是城中弥漫的绝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