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一本引人入胜的历史古代小说,穿越崇祯:朕摆烂耍赖尔等奈我何,正在等待着你的发现。小说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与冒险的世界。作者躺平当咸鱼一条的精湛文笔和细腻描绘,更是为这本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目前,小说已经连载,让人热血沸腾。快来加入这场阅读盛宴,248421字的精彩内容在等着你!《穿越崇祯:朕摆烂耍赖尔等奈我何李伟笔趣阁全文无弹窗阅读》就在下方,点即看!
穿越崇祯:朕摆烂耍赖尔等奈我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乾清宫东暖阁内
李伟斜倚在龙椅上,手里捧着一本闲书,心思却早已飞到了宫墙之外。昨天那场由他亲手导演,由锦衣卫领衔主演的全城“哭丧”大戏,已然落幕。王承恩带回的报告,每一个细节都让他感到一种病态的、掌控一切的快感。
他知道,这只是开胃菜。真正的风暴,才刚刚开始。
“皇爷,来了!”
一个负责通政司的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冲进殿内,声音因恐惧而尖利。他身后,是两个几乎被奏折淹没的年轻太监,他们吃力地抬着两个巨大的朱漆木箱,脚步踉跄,仿佛那里面装的不是纸,而是千斤重的铁块。
砰!砰!
两只木箱被重重地放在金砖地上,箱盖因颠簸而弹开,雪白的奏折如同决堤的洪水,瞬间倾泻而出,在光洁如镜的地面上堆成了两座小山。
这仅仅是第一批。殿外,通政司的太监们排着队,手里捧着、怀里抱着、甚至用衣摆兜着一摞摞的奏折,正源源不断地向东暖阁汇集。
文官集团的雷霆反击,终于来了。
王承恩脸色煞白,他从未见过如此阵仗。这哪里是上奏,这分明是用唾沫星子和笔杆子发动的围剿!他下意识地看向皇帝,生怕这位主子爷被这滔天的声势吓住,或者龙颜大怒。
然而,李伟的脸上,没有恐惧,更没有愤怒。
他只是饶有兴致地走下御阶,随手捡起一本奏折,展开。
“陛下纵容厂卫,行此市井无赖之举,辱没国体,实乃前所未有之奇耻!臣,泣血叩请陛下,严惩元凶,以正视听!”
李伟撇了撇嘴,扔掉。又捡起一本。
“国库空虚,非臣子之过,乃连年灾荒所致。陛下不思节用,反以酷烈手段逼捐,与民争利,恐失天下之心……”
“漂亮话。”他轻声评价,再次扔掉。
他一连翻了十几本,内容大同小异。通篇都是引经据典,痛斥他这个皇帝“有失君德”、“行事荒唐”、“宠信奸佞”,核心诉求就两个:第一,立刻停止这种“流氓讨薪”;第二,严惩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
王承恩看着皇帝平静得有些诡异的脸,心都提到了嗓子眼:“皇爷,这……这帮言官疯了……”
“疯?”李伟笑了,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冰冷的算计,“不,他们没疯。他们这是在用他们最擅长的武器,跟朕打一场舆论战。他们以为,只要骂得够响,够齐心,朕就会像以前一样,为了‘圣君’的脸面而退让。”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锐利起来:“可惜,朕现在最不在乎的,就是脸面。”
他转头对王承恩下达了一道让后者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的指令。
“传朕的口谕给通政司和文社的人,”李伟的声音不大,却字字如锤,“把这些奏折,给朕‘选择性’地泄露出去!”
王承恩猛地一愣:“泄……泄露?”
“对,泄露。”李伟踱步道,“但不是原文照发,那太无聊。朕要你们提炼‘精髓’!比如,这位御史骂朕无道,但他家去年刚在老家起了三进三出的大宅子,这个背景资料,要附在后面!那位侍郎说朕与民争利,但他上个月才花八百两银子纳了一房小妾,这个花边新闻,也要加上!”
他眼中闪烁着一种现代人特有的、玩弄信息的兴奋光芒:“朕要让全京城的百姓都看明白一件事——这帮满口仁义道德的大人们,宁可花一千两银子买个古董花瓶,也不愿掏一文钱出来救国!他们宁可联合起来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也不愿为边关冻死的士兵,捐一件棉衣!”
“朕要的,不是跟他们辩论谁对谁错。朕要的,是彻底搞臭他们的名声!把他们从道德神坛上,一脚踹下来!”
王承恩听得目瞪口呆,一种前所未有的寒意从脊背升起。皇爷这是要把君臣之间最后一点遮羞布,都撕得粉碎啊!
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李伟转身回到龙椅上,拿起朱笔,在一张空白的圣旨上,写下了几行字。
“去,立刻昭告天下。”他将圣旨递给王承恩,“朕决定,在顺天府及京畿地区,试行‘反腐舆情监督员’制度!”
王承恩颤抖着接过圣旨,上面的内容让他倒吸一口凉气。
圣旨的内容简单粗暴,却足以引爆整个大明官场:
其一,凡大明百姓,皆可为“舆情监督员”,有权向朝廷检举揭发任何官员的贪腐、不法之举。
其二,举报一经“合规部”查实,被抄没的家产,将拿出一成,作为赏金,奖给第一举报人!
一成!
如果抄的是周奎那样的巨贪,一成的赏金,足以让一个普通百姓瞬间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
这是赤裸裸地在用金钱,收买民心,并将这股被煽动起来的民意,变成一把悬在所有官员头顶的利剑!
“皇爷……此举,是否……是否太过激烈?”王承恩的声音都在发颤,“如此一来,恐有人为图赏金,行诬告陷害之举,届时官场大乱,人人自危……”
“你担心的,朕也想到了。”李伟的表情从刚才的疯狂,迅速冷却下来,转为一种深沉的算计。他知道,一个没有约束的举报制度,必然会演变成一场失控的政治迫害。
他看向殿外,那里,骆养性早已奉召等候。
“王承恩,骆养性。”李伟低声道,“你们二人听旨。即刻从东厂和锦衣卫中,挑选最精干、最可靠的人手,组建一个‘快速核查小组’。这个小组不公开,直接对朕负责。”
“它的职责只有一个,”李伟的目光在两人脸上扫过,“对所有举报进行初步甄别。凡是那些捕风捉影、明显是私人报复的诬告,立刻给朕压下去,并暗中惩处诬告者。朕要的是真凭实据的贪官,不是党同伐异的工具!”
骆养性眼中精光一闪,立刻跪地领命:“臣,遵旨!”
王承恩也松了口气,皇爷虽然行事疯狂,但并未失去理智。然而,当他看到骆养性那张因兴奋而微微扭曲的脸时,心中又泛起一丝隐忧。将如此大的甄别、核查之权,私下授予锦衣卫和东厂,这无异于给这两头猛兽的脖子上,又套上了一道金边缰绳,看似是约束,实则让它们变得更加强大,也更加危险。
未来,这支“快速核查小组”,会不会演变成一个凌驾于所有法度之上的恐怖存在?王承恩不敢再想下去。
他只知道,皇帝的屠刀,已经高高举起。第一刀,砍向了文官集团的脸面和钱袋。而第二刀,则砍向了整个官僚体系赖以生存的根基。
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史册。
乾清宫东暖阁里,奏折堆积如山,无人理会。
乾清宫外,一道足以让天下所有官员彻夜难眠的圣旨,正以最快的速度,传遍京城的每一个角落。
一场由皇帝亲自发起的,针对整个官僚系统的“人民战争”,即将打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