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名义:冰箱里的亿点点现金》是“韬仔”的又一力作,本书以孙连城为主角,展开了一段扣人心弦的都市脑洞故事。目前已更新193542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千万不要错过!
名义:冰箱里的亿点点现金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与此同时,孙连城正投身于繁忙的工作中,他将高温补贴及光明区财政困境的相关事宜整理汇总,通过邮件发送给了李达康。
完成这些事务后,他感觉当天的工作略显乏味,于是打算抽些空闲时间继续自己的副业——文学创作。
他的小说《小兵传奇》近期得到了网站的力荐,订阅量大增,甚至刷新了销售记录。
受此佳绩鼓舞,他计划创作一部以乡村教师为主题的小说,并打算在教师节前完成大纲的构思。
孙连城泡好茶,开始构思新小说,并在电脑中打开了文档。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把手被轻轻转动后复原,随后响起了敲门声。
他应声让来者进门,只见侯亮平面带严肃,眼神犀利地朝他走来。
孙连城对侯亮平的突然造访感到意外,心里暗自猜测对方是否又来寻衅。
然而,侯亮平的来意并非如此。
他严厉地质询孙连城是如何得知欧阳菁、高小琴和丁义珍三人相互勾结的消息。
孙连城故作惊讶,心中却暗自思考,这调查进展迅速,显然郑西坡从自己这里得到线索后,他们那边已经掌握了确凿证据。
他明白侯亮平并非针对自己,但仍保持警惕,以免被卷入其中。
面对侯亮平的质询,孙连城装出无辜的模样,表示自己只是根据郑西坡的讲述提出了一些疑问,并无确凿证据。
他强调,如果自己真有渠道得知他们勾结,现在就不会只是个区长。
他还假装生气,指责侯亮平又在无端怀疑自己,拒绝回答更多问题。
侯亮平看着孙连城的表演,内心怒火中烧,但他仍努力保持冷静。
他想起陈海因急于汇报证据而遭遇不幸,更加坚定了要将罪犯绳之以法的决心。
尽管气得浑身发抖,他还是强忍着没有当场发作。
经过长时间的平复,侯亮平的情绪终于稳定下来,他说道:
“京州的御史台官员陈海,根据你推测的线索进行调查,已有了一些成果。”
“然而,在前往京城的路上,他遭遇车祸,至今仍昏迷在重症监护室!”
“孙区长,如果你有任何信息或听到过什么风声,务必告诉我。”
“什么?!”
孙连城猛地站起,神色变得极为严肃,没有丝毫表演的成分。
此刻,他突然想起自己似乎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事情。
他心中暗叫不妙,原来是忘记了提醒陈海可能会遭遇危险的事情!
自穿越到这个世界以来,孙连城从未与陈海有过接触。
因此,他几乎忘却了这个在剧中颇为关键的角色。
得知陈海遭遇车祸,孙连城的神色变得凝重。
但他并非担心陈海的安危,而是意识到自己可能也处于危险之中。
因为按照剧情的发展,即使没有他的提醒,陈海找到证据后同样会遭遇不测。
但现在的情况有所变化,因为他的介入,加速了陈海找到证据的进程。
他开始担忧,自己是否也被列入了对方的清除名单。
毕竟,是他指出了郑西坡,从而推动了案件的进展。
既然幕后黑手已经让陈海重伤昏迷,那他是否也已经成为了对方的目标?
想到这里,孙连城决定为自己安排一名保镖。
他紧皱眉头,对人身安全的担忧显而易见。
侯亮平注意到孙连城的剧烈反应,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全神贯注地观察着孙连城的每一个细微表情。
只要孙连城流露出丝毫的不自然,他就可以断定对方与这起案件有关。
即使孙连城没有直接参与,他也一定知道些什么!
侯亮平坚信,只要掌握了孙连城所知的信息,这起案件就能迅速真相大白。
到时候,不仅能将那些罪大恶极的人绳之以法,还能为好友陈海讨回公道。
然而,令侯亮平失望的是,他无法在孙连城的脸上捕捉到任何可疑之处。
孙连城的担忧似乎发自内心,像是真的在担心陈海的安危。
这时,孙连城表情复杂地对侯亮平说道:
“我只是随口一提,没想到竟然真的找到了证据?”
“陈海还因此受了重伤,早知道我就不说了。”
侯亮平并不相信这番说辞,他沉声问道:
“孙区长,如果你真的知道些什么,请立刻告诉我。”
“你放心,我们一定会确保你的人身安全!”
孙连城皱着眉头焦急地回应:“我真的只是随口一说。”
侯亮平依然不放过:“孙区长,陈海因为这个案子现在生命垂危,你真的甘心让幕后黑手逍遥法外吗?”
面对侯亮平的紧追不舍,孙连城也毫不退让:
“我根本什么都不知道,你还要我说多少遍?”
“还有,我就不明白了!光天化日之下,竟然会发生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
“你们已经掌握了证据,还在我这里浪费时间干什么?赶快去调查啊!”
侯亮平盯着孙连城许久,都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他心里不禁犯嘀咕,难道孙连城真的是仅凭猜测就指出了案件的关键?
侯亮平依然不甘心,他总觉得孙连城一定知道更多细节。
他顶着上次的“耻辱”
前来,岂能空手而归?
“真的吗?这案子牵涉甚广,你别因为上次的事情而有所隐瞒。”
孙连城彻底无语,他的人身安全随时可能受到威胁,哪有心思跟他啰嗦!
“侯亮平,你这人也太搞笑了吧!我当时只是想帮人民群众解决点问题,推着推着就觉得不对劲了。
我能知道什么?”
说完,孙连城一屁股坐回座位上,懒得再理侯亮平,又开始在电脑上敲打起来。
此刻,侯亮平面色阴沉。
他刚舒展的拳头再次紧握,回想起赵德汉上次也是硬撑着嘴硬,最终还是落网。
然而,面对孙连城说出相似的话语,他却无计可施。
侯亮平心中刚恢复的一点自信,瞬间又被击碎。
见从孙连城那里问不出更多,且氛围愈发紧张,他只得离开办公室。
孙连城望着关闭的门扉,无奈地摇头,暗想若非侯亮平有光环和钟小艾的支持,恐怕早已陷入困境。
毕竟,侯亮平如今手中的证据,都是从他这里顺藤摸瓜找到的。
侯亮平这样离去,连声感谢都没有,实属无礼。
不过,孙连城并未介意,因为他相信侯亮平的到来定会让山水集团接受调查,大风厂的收购案或许很快就能终止,他也就无需过多担忧。
但转念一想,侯亮平背后有钟小艾,而高小琴则有赵瑞龙作为后盾,两者究竟孰强孰弱?
在汉东御史台,季昌明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文件交给侯亮平,叮嘱他有所发现要及时上报。
见侯亮平突然到访,季昌明建议他暂居楼上的招待所,但侯亮平一边严肃地翻阅文件,一边直接回绝了。
尽管从陈海那里取得的证据尚不足以直接定罪丁义珍、欧阳菁和高小琴,但侯亮平根据蔡成功的供述,确信欧阳菁和高小琴涉及非法股权侵占,这足以促使他着手调查山水集团。
特别是在孙连城那里再次受挫后,侯亮平心急火燎,急于破案。
“破案?”
季昌明皱眉重复。
“是的,我已掌握足够证据,现在要调人去调查山水集团!”
侯亮平语气坚定,仿佛誓要荡涤一切罪恶。
季昌明笑着摇头,平静地说:“你再想办案,也得等正式任命下来。
现在,你还不能接替陈海的职位。”
侯亮平面露不悦,不予理会:“我已经和沙巡抚沟通过了,您也听见了。”
“该走的程序还是要走。”
季昌明回应。
“上次因为走程序,丁义珍跑了……”
侯亮平反驳。
季昌明无奈,只好妥协:“好吧,我先带你去见见同事。”
随后,季昌明打电话让人集合,领着侯亮平来到御史台监察衙门的大会议室。
尽管季昌明已提前通知,但侯亮平发现会议室里人少,意识到这或许是个下马威。
以往他或许不以为意,但此刻他急于破案,这股下马威让他心生怒火。
季昌明看似好奇地问:“吕梁,其他人呢?”
这也像是在给侯亮平台阶下。
吕梁是衙门里除陈海外职位最高的人,他淡然回答:“同事们都出任务去了。”
季昌明简单介绍了侯亮平,由于人少,他并未要求大家欢迎。
侯亮平正欲打招呼,却听到吕梁质疑:“大人,能不能把侯亮平的任职文件拿出来给大家看一下?”
他原本以为自己会是接替陈海的最佳人选,侯亮平的出现打乱了他的计划。
侯亮平拳头紧握,季昌明尴尬地安抚:“朝廷的文件很快就会下达,沙巡抚也和侯亮平谈过了。
我们就特事特办吧,他现在有紧急案子要办,等他说完,大家就开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