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文学
文笔好口碑佳网文推荐
倒走西游:师徒雨里再取经小说完结版章节免费阅读

倒走西游:师徒雨里再取经

作者:李南望

字数:163967字

2025-08-27 10:19:25 完结

简介

男女主角是唐僧孙悟空的完结东方仙侠小说《倒走西游:师徒雨里再取经》是由作者“李南望”创作编写,喜欢看东方仙侠小说的书友们速来,目前这本书已更新163967字。

倒走西游:师徒雨里再取经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贞观二十三年,冬,辰时。

马车刚翻过一座土坡,热浪就扑面而来——远处的火焰山像一头烧红的巨兽,山体泛着暗红色的光,空气中飘着焦土的味道,连路边的石头都烫得能烙饼。八戒赶紧把翠兰往身后护了护,自己的耳朵却被烤得耷拉下来:“俺老孙的亲娘哎,这地方比俺老猪当年在高老庄晒麦场还热!再走下去,俺这身肉都要烤化了!”

翠兰掏出帕子,给八戒擦了擦额头的汗,又递给他一块冰镇的糯米糕——是离开女儿国时,国王特意让御厨做的,用胭脂河的冰藏着,现在还带着凉意:“快吃点凉的,别中暑了。咱们再往前走走,说不定能找到村民,问问有没有解暑的办法。”

悟空跳到车辕上,用手搭着凉棚往远处看:“师父,俺看见前面有个村子,叫‘火焰村’,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活人——这温度,普通人怕是熬不住。”他说着,从耳朵里掏出金箍棒,轻轻一挥,一阵凉风扫过车厢,总算缓解了些燥热。

唐僧坐在车厢里,手里的“新文牒”都被汗浸湿了一角。他想起当年路过火焰山时,悟空三借芭蕉扇的场景——那时候只觉得铁扇公主不近人情,牛魔王固执己见,现在重走,却想知道这对夫妻为何对悟空如此怨恨,又为何让火焰山的百姓受苦十四年。

“悟净,你以前在流沙河,有没有遇到过这么热的地方?”唐僧看向沙僧,想从他那里找些应对燥热的办法。

沙僧摇了摇头,手里的降妖宝杖泛着淡淡的光,能挡些热浪:“流沙河常年阴凉,从没这么热过。不过俺听老河神说过,像火焰山这样的地方,一般都有‘地火之源’,只要找到源头,或许能让温度降下来。”

一、火焰村殇:焦土下的生计

马车刚到火焰村村口,就看见几个村民坐在断墙下,手里拿着破碗,碗里只有半碗浑浊的水。一个老婆婆抱着一个孩子,孩子嘴唇干裂,脸色蜡黄,嘴里小声喊着“水……水……”。

“老乡,俺们是从长安来的,想问问村里怎么这么冷清?”悟空放轻声音,怕自己的大嗓门吓着村民。

一个中年汉子抬起头,他的脸上满是皱纹,皮肤被晒得黝黑,嘴唇上裂着口子:“仙长啊,不是俺们想冷清,是这火焰山不让俺们活啊!每年一到冬天,山火就更旺,地里的庄稼全被烤死了,井水也干了,年轻的都去外地逃荒了,剩下的都是俺们这些走不动的,只能在村里等死。”

唐僧心里一沉,走到老婆婆身边,从行李里拿出水囊,小心翼翼地给孩子喂了点水:“老人家,这孩子怎么了?是不是中暑了?”

老婆婆抹了把眼泪:“是啊,昨天去山上找水,回来就成这样了。村里的郎中早就走了,俺们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受苦……”

翠兰赶紧从行李里拿出草药——是离开五行山时,村民给的解暑草药,她一直带在身边:“老婆婆,我会点医术,让我给孩子看看。”她把草药捣碎,用凉水调成糊状,敷在孩子的额头和脖子上,又喂了孩子一点草药水。

过了一会儿,孩子的脸色渐渐红润起来,也不喊渴了。老婆婆激动得跪在地上,对着翠兰磕头:“多谢姑娘!多谢姑娘!您真是活菩萨啊!”

翠兰赶紧扶起老婆婆:“老人家,您别这样,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咱们还是想想办法,怎么让村里的温度降下来,怎么找到水,这样孩子们才能好好活下去。”

中年汉子叹了口气,说:“俺们也想啊!可这火焰山的地火是铁扇公主的夫君牛魔王管着,他说当年孙大圣害了他的儿子红孩儿,要让俺们百姓跟着受苦,才能解恨。俺们去求过铁扇公主,她手里有芭蕉扇,能扇灭火焰山的火,可她每次都把俺们赶出来,说俺们是‘帮凶’。”

八戒一听,火气就上来了:“这牛魔王也太不讲理了!红孩儿是被观音菩萨收去当善财童子,是好事啊,怎么能怪大师兄?还让百姓跟着受苦,这算什么英雄好汉!”

“二师兄,别冲动。”沙僧拦住他,“当年红孩儿抓了师父,大师兄确实用了些手段,牛魔王和铁扇公主心里有气也正常。咱们还是先了解情况,再想办法化解恩怨,不能一上来就吵架。”

唐僧点了点头:“悟净说得对。恩怨不解,火焰山的火就永远灭不了,百姓也永远过不上好日子。悟空,你跟我去芭蕉洞找铁扇公主谈谈;八戒,翠兰,你们留在村里,帮村民找水,照顾孩子;悟净,你去火焰山附近看看,能不能找到地火之源,也好有个应对之策。”

“好!”几人异口同声地应下。八戒虽然怕热,可帮村民找水的事却不含糊,他扛起九齿钉耙,就去村里的井边:“俺老猪力气大,俺去挖井,说不定能挖出地下水!”

二、芭蕉洞前:怨恨背后的牵挂

唐僧和悟空走到芭蕉洞前,洞口的藤蔓都被烤得焦黄,洞门紧闭,上面刻着“芭蕉洞”三个字,字缝里还能看见当年悟空留下的划痕。悟空刚要敲门,洞门就“吱呀”一声开了,一个侍女走出来,手里拿着一把芭蕉扇,警惕地看着他们:“你们是谁?来这里做什么?”

“俺是孙悟空,这是俺师父唐僧。”悟空放轻声音,“俺们是来跟铁扇公主谈谈火焰山的事,想让她扇灭火焰,救救村里的百姓。”

侍女皱了皱眉,转身进洞通报。没过多久,铁扇公主走了出来。她穿着一身淡绿色的宫装,头发挽成简单的发髻,只插了一支碧玉簪,眼角有淡淡的细纹,眼神里满是怨恨,却比当年多了几分疲惫——当年她是娇蛮的公主,现在是牵挂儿子的母亲。

“孙悟空?你还敢来!”铁扇公主握紧手里的芭蕉扇,声音冰冷,“当年你害我儿子被观音菩萨收去,让我们母子分离,现在又来让我扇灭火焰山的火,你觉得我会答应吗?”

“嫂嫂,当年的事是俺不对,”悟空躬身行礼,态度诚恳,“可红孩儿被观音菩萨收去当善财童子,是好事啊——他能跟着观音菩萨修行,将来能成正果,总比在火云洞当妖怪,害人性命强。”

“好事?”铁扇公主冷笑一声,眼里满是泪水,“在你眼里是好事,在我眼里,是你毁了我儿子的一生!他在火云洞时,虽然调皮,可至少在我身边,我能看着他长大。现在呢?我想见他一面都难,只能靠观音菩萨偶尔传来的消息,知道他还活着!”

唐僧走到铁扇公主面前,轻声说:“铁扇公主,我知道你想念儿子,也知道你怨恨悟空。可火焰山的百姓是无辜的,他们已经受苦十四年了,再这样下去,村里的孩子都会饿死、中暑死。你也是母亲,难道你忍心看着别的孩子受苦吗?”

铁扇公主愣了一下,想起自己的儿子红孩儿——当年红孩儿在火云洞,虽然抓了唐僧,可也没真的伤害他,只是想跟悟空比个高低。她沉默了半天,终于叹了口气:“我不是不想扇灭火焰山的火,是牛魔王不让。他说,要是我扇灭火,就是‘原谅’了悟空,就是‘背叛’了儿子。”

“俺去找牛魔王谈谈!”悟空说着,就要往火云洞走。

“别去!”铁扇公主拦住他,“牛魔王现在在火云洞,心里正烦着——他跟玉面公主闹了矛盾,玉面公主回了积雷山,他觉得是自己没本事,连儿子和女人都留不住,现在谁去他都不见。”

三、火云洞寻:固执下的悔恨

悟空和唐僧回到火焰村,把铁扇公主的话跟沙僧说了。沙僧刚从火焰山回来,手里拿着一块黑色的石头:“师父,俺找到地火之源了,就在火焰山的中心,那里有一块‘火晶石’,只要把火晶石拿走,火焰山的温度就能降下来。可火晶石被牛魔王守着,他说谁要是敢碰,就跟谁拼命。”

“俺老孙去会会他!”悟空握紧金箍棒,眼里闪过一丝坚定,“当年的事,是俺不对,俺去跟他道歉,要是他还不答应,俺再想别的办法。”

唐僧点了点头:“悟空,记住,别用武力,用真心。牛魔王也是父亲,也是丈夫,他心里有怨恨,也有牵挂,你要让他明白,怨恨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大家都痛苦。”

悟空应了一声,纵身一跃,往火云洞飞去。火云洞就在火焰山的中心,洞口泛着红光,里面传来牛魔王的怒吼声:“滚!谁再敢提孙悟空,俺就把谁扔进地火里!”

悟空推开门,看见牛魔王坐在石凳上,手里拿着一个酒坛,身上的铠甲满是灰尘,头发乱糟糟的,眼神里满是痛苦和愤怒——当年他是威风凛凛的魔王,现在是失意的丈夫和父亲。

“牛大哥,俺是孙悟空。”悟空放下降金箍棒,声音放轻,“俺是来跟你道歉的,当年俺不该用计让观音菩萨收走红孩儿,不该让你们母子分离,也不该搅黄你和玉面公主的事。”

牛魔王抬起头,看见悟空,眼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满是愤怒:“你还敢来!当年你害我儿子,现在又来假惺惺地道歉,你以为俺会信你吗?”

“俺知道你不信,”悟空走到他面前,从怀里拿出一个锦盒,里面装着红孩儿的画像——是离开女儿国时,观音菩萨托人送来的,红孩儿穿着善财童子的衣服,笑得很开心,“你看,这是红孩儿现在的样子。他在观音菩萨身边,过得很好,还学会了不少本事,观音菩萨说,他将来能成正果,比在火云洞当妖怪强多了。”

牛魔王接过锦盒,看着画像上的红孩儿,眼泪掉了下来:“俺……俺想他了。俺当年不该让他在火云洞当妖怪,不该让他去抓唐僧,要是俺好好教他,他也不会被观音菩萨收走……”

“牛大哥,你别自责。”悟空拍了拍他的肩膀,“红孩儿现在过得很好,他没有怪你,也没有怪俺。他说,等他修行有成,就来看你和铁扇公主。俺知道你心里有气,可火焰山的百姓是无辜的,他们已经受苦十四年了,你要是再不让铁扇公主扇灭火焰,村里的孩子就都活不下去了。”

牛魔王沉默了半天,终于叹了口气:“俺不是不想让百姓好过,是俺心里的坎过不去。俺觉得自己没本事,连儿子都保护不了,连妻子都留不住,只能靠火焰山的火,来撑自己的面子。”

“面子不重要,”悟空轻声说,“百姓的命才重要,你和铁扇公主的感情才重要。你要是真心想弥补,就跟铁扇公主道歉,跟她一起扇灭火焰山的火,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红孩儿回来,也会为你骄傲。”

四、灭火解怨:凉风中的和解

牛魔王跟着悟空回到芭蕉洞,铁扇公主看见他,眼里满是惊讶,随即又满是委屈:“你还回来做什么?不是跟玉面公主过好日子去了吗?”

“俺错了,”牛魔王走到她面前,躬身行礼,“俺不该跟你吵架,不该去找玉面公主,更不该让你一个人承受思念儿子的痛苦。俺已经跟玉面公主说清楚了,以后俺只跟你过日子,好好弥补你。”

铁扇公主的眼泪掉了下来,手里的芭蕉扇也掉在了地上:“你知道吗?这些年,俺每天都在想红孩儿,每天都在担心你,可俺又拉不下脸去找你,只能靠火焰山的火,来掩饰自己的脆弱。”

“俺知道,俺都知道。”牛魔王把她搂进怀里,“以后俺们再也不吵架了,俺们一起扇灭火焰山的火,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等着红孩儿回来。”

悟空看着他们和解的样子,心里松了口气。他赶紧回到火焰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唐僧和村民们。村民们一听,都高兴得欢呼起来,八戒更是扛起九齿钉耙,就去村里的广场上:“俺老猪去准备宴席,等火焰灭了,俺们好好庆祝一下!”

当天下午,铁扇公主和牛魔王来到火焰山的中心,铁扇公主举起芭蕉扇,轻轻一扇,一阵凉风扫过火焰山,山体的红光渐渐褪去,温度也慢慢降了下来。沙僧赶紧把地火之源的火晶石收起来,用降妖宝杖封印住,防止地火再喷发。

村民们都跑到山上,看着火焰山的火渐渐熄灭,眼里满是激动的泪水。一个小女孩拿着一朵刚开的小花,跑到铁扇公主面前:“阿姨,谢谢你!以后我们再也不用怕热了,也能种庄稼了!”

铁扇公主蹲下身,摸了摸小女孩的头,眼里满是温柔:“不用谢,这是阿姨应该做的。以后阿姨会常来村里,帮你们种庄稼,给你们讲故事。”

牛魔王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满是欣慰:“俺以前觉得,威风和面子最重要,现在才知道,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家人开心,才是真的重要。悟空,谢谢你,让俺明白了这个道理。”

悟空笑了:“不用谢俺,是你自己想通了。以后咱们就是朋友,要是你有困难,俺老孙一定帮忙。”

五、辞村悟:热凉相济,方为人生

在火焰村住了五天,师徒几人帮村民们种了耐旱的庄稼,教他们打井找水,还帮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修补了芭蕉洞和火云洞。翠兰则和村里的妇人一起,教她们做糯米糕和棉衣,村里的妇人都夸她手巧,说要跟她学做针线活。

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村民们在村里的广场上摆了宴席,庆祝火焰山的火熄灭,也庆祝铁扇公主和牛魔王和解。桌子上摆着村民们自己种的蔬菜、自己养的鸡,还有翠兰做的糯米糕,铁扇公主和牛魔王也来了,跟村民们一起喝酒、聊天,像一家人一样。

“唐僧师父,俺敬您一碗!”牛魔王举起酒碗,“谢谢你让俺明白了,怨恨解决不了问题,和解才是最好的办法。以后俺会和铁扇公主一起,守护火焰山的百姓,不让他们再受苦。”

唐僧举起茶杯,和牛魔王碰了碰:“不用谢我,是你和铁扇公主自己有向善的心。这火焰山的火,就像人心里的怨恨,只要肯放下,就能熄灭;这凉风,就像人心里的善意,只要肯付出,就能温暖别人。”

八戒啃着一块鸡肉,含糊地说:“俺老猪以前觉得,热的时候就该躲着,凉的时候就该裹着,现在才知道,热凉相济才好——就像人生,有顺境,有逆境,只要能坚持,就能熬过去。”

沙僧点头:“二师兄说得对。人生就像火焰山,有热的时候,也有凉的时候;有怨恨的时候,也有和解的时候。重要的不是你经历过什么,是你如何面对,如何改变。”

翠兰靠在八戒身边,手里拿着一块糯米糕,递给铁扇公主:“公主,你尝尝,这是我做的糯米糕,用火焰山的井水做的,比以前更甜了。以后你要是想吃,就去高老庄找我,我给你做很多很多。”

铁扇公主接过糯米糕,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心里满是温暖:“好,我一定去。翠兰姑娘,谢谢你,让我明白了,女人不仅能靠男人,也能靠自己,靠善意,活得很精彩。”

第二天清晨,村民们和铁扇公主、牛魔王都来送他们。村民们递给唐僧一个布包,里面装着他们自己种的谷子和红枣:“师父,这是俺们的一点心意,您路上带着,饿了就吃。您一定要常回来看看啊,火焰山的凉风吹着可舒服了!”

铁扇公主递给翠兰一把芭蕉扇的缩小版:“翠兰姑娘,这把小芭蕉扇能扇凉风,也能扇热风,以后你们过江河湖海,遇到冷热天气,都能用得上。”

牛魔王则递给悟空一把牛角刀:“悟空,这把刀是俺当年的兵器,现在送给你。以后你要是遇到妖怪,俺要是能帮上忙,你就拿着这把刀喊俺,俺立马就来!”

唐僧接过布包,躬身行礼:“多谢大家。我们会常回来的,看看你们的日子,看看火焰山的凉风。”

马车驶离火焰村时,村民们和铁扇公主、牛魔王还在挥手。悟空坐在车辕上,手里拿着牛魔王送的牛角刀,阳光照在刀上,泛着淡淡的光。

微信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